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2013年8月7日发生在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的一次分散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动热力条件等情况,详细讨论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的对流性降水,强的热力不稳定层结是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背景条件;暴雨以地面暖锋为触发机制,暖锋在黑龙江省南部停留时间长,是本次对流性降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大,使得地震地下流体台站观测环境与原来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数字化改造以来,仪器运行遇到了原来模拟观测不同的问题,观测环境改变和仪器原因使得各种干扰信息与地震异常信息混杂.  相似文献   
3.
随着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观测能力不断提升,全球气象卫星观测体系逐步形成。美国、欧洲和中国都建立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系统,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拥有各自的气象卫星。与卫星发展初期相比,现在的气象卫星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以及波段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与之相伴,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的资料处理方法不断涌现,数据使用也完成了从定性向定量的跨越。本文将在总结目前气象卫星遥感载荷观测能力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环境灾害监测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依据有关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新疆呼图壁河1999年7月20日12时发生的大洪水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呼图壁河“99.7”洪水发生、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河套地区“7·15”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15日,河套地区西南部出现了局地暴雨一大暴雨。文章利用MICAPS所提供的常规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加密雨量资料、雷达图等,对高空和地面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从散度、风场、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场、降雨云系等进行了诊断,力求分析出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到河套附近的环流背景下,台风与暖湿切变共同影响下,河套地区局地大暴雨的形成机制及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乡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在多时相遥感数据和实际调查数据的支持下,采用典型样带和样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北京西部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受到了不同层次、多种驱动力的综合作用,人类活动从整体上改变着城乡过渡区的景观特征,政策体制转变下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是北京城乡过渡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根本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投资和产业的转变与农村农业用地内部的结构调整相互结合,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向共同推动着北京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而地形、交通等因素则从局部尺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方向。此外,人类个体的行为选择,尤其是就业和消费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北京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起着调整和修改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昆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有机质中沥青质,非烃,芳烃和干酪根的元素分布,研究表明,各组分之间的元素分布有很大差别,并与有机质成熟度密切相关,沥青质,非烃的H/ C值可以作为研究沉积有机质成熟度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北干旱区年降雨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68个站30年年降雨量的分析,把中国西部划分为6个降雨量性质不相关的区。通过对西北3个区的分析,把年降雨量划分为8种不同的空间分布类型。分析表明,控制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天气系统主要为西风系统。在过去的30年间,西北干旱区的气候并非都是变得越来越干,不同的地区变化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24日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发生的大范围大风、沙尘暴天气的高、低空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及数值预报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本次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贝加尔湖高空低涡引导冷空气南下在蒙古形成密集的高空锋区;b)地面蒙古气旋的暖性性质为沙尘暴的爆发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c)强烈的上升与下沉运动为大风、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d)螺旋状逗点云系的发展为此次大风、沙尘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e)沙尘暴发生前期上游地区干暖的气候条件及下垫面增厚的于土层及沙区,对沙尘暴的发生提供最基本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河套地区一次灾害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MICAPS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OAA-12及NOAA-17沙尘暴遥感监测图资料,对2006年4月10—12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一次灾害性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横槽转竖直接诱发寒潮爆发;中尺度切变线、强锋区、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是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特殊地形、气候条件和富含沙尘源的下垫面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高空冷中心强度达-45℃、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达1 060.0 hPa是寒潮爆发的必要条件;沙尘暴发生过程中,各测站均出现了风速剧增、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和湿度增大等现象。垂直速度场呈上升运动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物理量场配置对春季沙尘暴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