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砖木结构农居地震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农居结构中比例最高的砖木结构,选取典型结构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态和地震时程弹塑性分析。给出M0.5和M5两种砌筑强度砖木结构农居的前三阶特征周期和振型,并与经验周期公式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后者存在的问题和修改建议。选取天津波作为地震动时程输入,分别计算不同峰值加速度下两种砖木结构农居弹塑性地震反应,给出相应的拉损伤云图,并对结构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给出结构抗震薄弱部位。结果表明,砌筑强度是决定结构抗震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并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其中一幢民居楼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和鉴定。研究表明,在遭受Ⅶ度小震时,顶层中等破坏;Ⅷ度中震时,顶层严重破坏;Ⅸ度大震时,顶层倒塌。建议尽快进行抗震加固。本文指出了抗震薄弱环节,并给出了抗震加固措施。本文可为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时间因素(材料内部作用、荷载作用和环境影响)和事件因素中的地震因素和抗震加固,通过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和结构材料与构件的试验分析,结合现有的结构动态抗力函数以及不同极限破坏状态和结构抗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结构的动态易损性。研究事件因素中的拆迁和新建对城市建筑结构数量和类型的影响,以及未来城市不同结构类型的变化特点,给出未来城市的动态震害矩阵;研究群体震害矩阵的异地应用和事件因素中拆迁和新建建筑对震害矩阵的影响,在已有震害预测城市的建筑结构基础资料上,应用模糊数学中可信度方法,形成目标城市的动态震害矩阵,有利于进行结构的抗震设防和地震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4.
断层气探测方法在深隐伏活断层探测中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断层气探测方法是活动断层探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浅覆盖地区活动断层初勘阶段是有效的。但在第四系厚覆盖地区开展活断层探测,断层气方法是否有效或怎样做有助于提高该方法的有效性,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本文利用天津地区断层气实测的丰富资料,并与人工地震、钻孔勘探、样品年代学测定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断层气方法在深隐伏活断层空间位置、断层活动性判定和断层分段中的有效性。并依据实际工作经验,给出了提高断层气方法在活断层探测中有效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天津地区第四纪年代地层剖面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通过钻孔岩心光释光测年与古地磁测试,对天津地区黄骅坳陷和沧县隆起两个构造单元的年代地层进行了研究,对区内第四纪分层界线重新进行了划分,建立了本区第四纪年代地层剖面。黄骅坳陷和沧县隆起两个构造单元的沉积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相似性,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四纪以来,黄骅坳陷和沧县隆起均有海侵发生,沉积一些海相地层,但是其发育程度不同,反映两个构造单元有着差异较大的海侵历史;二者在第四纪年代地层序列上存在较大差异,形成的相应沉积物的类型和厚度明显不同,为两个不同的第四纪沉积单元;天津地区原来第四系内部的分层界线为:Qh埋深20m,Q3p为70~80m,Qp2为180~210m,Qp1为400m。研究表明,天津地区的第四系在黄骅坳陷和沧县隆起上明显不同:黄骅坳陷中的全新统、更新统上段及中段底界深度约分别为19,45,103m,第四系底界深度>200m;沧县隆起上的全新统、更新统上段及中段底界深度分别为13,30,56m,而第四系底界埋深为162m左右,远远浅于原来第四系分层的界线  相似文献   
6.
以跨谢通门—青都断裂的两条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资料为基础, 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青藏高原日喀则地区隐伏断裂探测中的首次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所获取的高密度电法剖面显示, 该断层的电阻率异常特征清晰, 其上断点埋深可达20—30 m, 较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所揭示的断层上断点埋深(50 m)更浅, 结合地层年代资料推测该断裂的最新活动时期为早—中更新世. 探测结果表明: 高密度电法剖面清晰地显示了断层在浅部松散层的延伸, 适用于日喀则地区的隐伏断层探测; 相较于浅层人工地震探测, 该方法对浅部松散层的探测具有明显优势, 一定条件下能够更好地揭示断层上断点埋深, 可与浅层人工地震探测形成互补. 需要指出的是, 在应用中需重视测区水文地质及地层发育情况对探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洋楼是天津的特色建筑,部分存在抗震薄弱环节,但国内对该类建筑的抗震能力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针对天津市劝业场街区部分特色建筑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通过对一栋典型民居的抗震研究表明,在遭受VII度小震时,该结构顶层中等破坏,VIII度中震时,顶层严重破坏;IX度大震时,顶层倒塌,建议尽快进行抗震加固。本文针对抗震能力研究给出了抗震加固措施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以为天津市小洋楼民居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隐伏断裂地震危险性定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天津市活断裂探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天津断裂的地质构造、第四纪活动性,深部构造、构造应力场与形变场及地震活动性等的研究,综合判定了天津北、天津南断裂的活动性与构造特征;利用地震地质、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性资料,建立了按500a归算的震级-频度关系模型,拟合了天津地区的最大震级上限Mmu与at/b的关系,用于对区内各断层小区中-弱隐伏活动断层潜在地震最大震级的评估。采用泊松概率模型,估算出天津南断裂未来50~200a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发生概率及复发周期等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9.
用传统的经验转换函数方法评估场地效应需要有一个小孔径台阵,布设若干地震计,其中须有离软土台不远的基岩台。这种方法在天津市这样的大面积平原多震地区无法实现。天津市辖区面积11000km2,只有北部的蓟县是山区,市区是平原,南部的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是滨海第四纪巨厚沉积区。天津南部滨海区在1976年唐山MS7·8地震时受灾最重,死亡人员超过20000。天津是1949年以来我国唯一遭遇麦卡利地震烈度达到Ⅷ震灾的直辖市,也是此间我国遭遇地震最大(1976年宁河MS6·9)的城市。十五期间投巨资建立了数字地震观测台网,位于不同场地上的地震观测点清晰、完整地记录了若干有感地震。本文利用近场地面自由场地震三分向记录和Nakamura技术研究了天津地区的场地效应。并与唐山地震时天津地区实际遭受的宏观地震烈度相对比,结合天津地区的地下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akamura技术所获得的反映震害的指标(Nakamura技术的放大倍数)与实际震害基本一致。说明Nakamura技术在与天津地区地质构造类似的城市(平原、第四纪沉积层巨厚)如北京、上海、成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我国正在建设大量自由场、数字化、宽频带、大动态地震观测点,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互联网数据建设更新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的简便方法,并通过实例对实现的基本步骤进行了介绍。其基本步骤为:采集互联网城市房屋信息数据并与地图数据有效融合,可快速地获得城市住宅类房屋的基础数据,将互联网街景地图、遥感卫星图片与专家经验识别相结合,可有效提取大多数公共事业类房屋基础数据,再辅以必要的现场调查补充核实数据,初步建立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采集目标区不同期次的互联网地图进行叠加对比,定位地图中的显著变化区,开展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及时更新数据库。通过该方法可高效快捷地建立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并能够实现数据库的持续更新,这为其他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数据采集受到互联网数据本身准确度、可靠度及完整度的客观制约,由此建立的数据库其精度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