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黑子和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水文要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剖析"太阳-气候-水资源"体系作用机制对区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探究太阳黑子运动和厄尔尼诺(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对研究区域水文过程显著影响分别发生在11 a和2~7 a周期上;太阳黑子运动能量以ENSO为"媒介"作用于流域降水和河川径流,但对地下水位波动影响不明显;太阳黑子活动在不同时频域对研究区域水文过程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太阳黑子的"直接"影响可能通过调制ENSO外的气候模态来实现,其"间接"作用则通过"ENSO-西太平洋副高-东亚环流-水汽运动"系统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三峡库区云阳新城一些高边坡的勘察成果进行了总结,目的在于了解云阳新城区近水平岩层条件下边坡变形破坏的型式、主要控制因素及支护要点。结果表明,云阳新城高边坡普遍存在表层剥落现象,含膨胀性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和绿泥石)的泥质岩较快速风化作用是造成边坡表层剥落式渐进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沿卸荷裂隙与泥化夹层的崩滑是边坡失稳的主要型式,但边坡之间崩滑失稳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一些边坡存在相对较为强烈的卸荷及边坡失稳问题,主要归因于其存在与边坡近于平行的构造裂隙。认为及时进行护坡并在工程设计中考虑结构面的存在型式是边坡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论河流汛期时变设计洪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善序 《水文》2001,21(3):18-19,29
论述了时变设计洪水优化水库防洪设计和提高水库兴利效益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带时畸参数泊松标准过程作为描述汛期洪水时变规律的概率模型,并建议彩和时段设计洪水作为水库运用期设计洪水,它既反映汛期洪水演变规律,又满防洪标准,一个实例分析计算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际资料合良好,计算结果合理,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国际湿地保护策略及模式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汪达  汪明娜  汪丹 《湿地科学》2003,1(2):153-158
没有湿地就没有水,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保护。根据国外湿地保护的经验教训,热带雨林的保护,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模式,提出因地制宜的适合本国国情的保护措施和保护策略,以及制定有关的、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以便操作掌握。探讨了我国湿地的现状,为保护湿地,挽救生态环境危机的紧迫而有效的措施和制定有关政策、规划;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原则意见。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系统脆弱,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运用遥感、地理 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DEM 、影像正射校正、多源影像数据融合、多层次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对整 个库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生态环境、草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动态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开发完成了“长江 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GIS系统”。  相似文献   
6.
马崖高边坡的稳定性是清江水布坯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宏观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边坡岩体的变形特点及成因机制,提出了边坡的整治措施,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江西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地面与探空资料、卫星资料等,对2012年5月12日发生在江西省中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发生在冷锋南侧地面倒槽区,由高层西风槽、低层低空急流及切变线、低涡共同影响所致。中低层西南气流的加强,一方面使暴雨区有充足的水汽输送,同时也使该区对流不稳定度加大,加强了暴雨区上空的对流上升运动。中尺度辐合线是强对流暴雨的触发机制,而冷锋影响使地面东风气流加强,冷空气入侵致中尺度辐合线演变为中尺度低压,中尺度低压是江西短时强降水长时间持续的机制;500hPa高空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平流向江西上空输送,利于低层低涡生成和维持、上升运动加强,从而导致降水增强。冷空气影响初始阶段,〉10mm·h-1 的中尺度雨团产生在中尺度辐合线及其所演变成低压的1、2象限即中尺度辐合线或中尺度低压偏北一侧,随着冷空气的进一步入侵,中尺度雨团产生于中尺度低压的偏南一侧。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1~2017年我国东北地区96个站点逐日降水、相对湿度和气温等资料,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对东北地区小雨量减少进行了成因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东北地区夏季总降水量与各量级降水频率和贡献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总降水量的多寡受大雨频率及贡献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小雨量和中雨量的减少是导致东北地区夏季总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暴雨量受暴雨贡献率增加影响呈增加趋势。小雨量和小雨贡献率在1993年前后出现了年代际突变,小雨贡献率的突变是造成小雨量年代际突变的内在因素。东北地区总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的站点有72个;小雨量呈减少趋势的站点有85个,显著减少的站点数达到25个;中雨量呈减少趋势的站点有70个,显著减少的站点只有9个;大雨量呈增加与减少趋势的站点数相当;而暴雨量呈增加趋势的站点数大于减少的站点数。从云形成机制角度出发,分别讨论大气水汽、温度、气溶胶浓度变化对东北地区小雨量减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东北地区气温增加和气溶胶浓度增加是导致该地区小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峡狮子口地区断层最新活动年龄及工程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野外调查和验证,长江三峡狮子口地区的NNW向遥感线性形迹是地形、岩性和小型断层的反映。对区内断层带样品进行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判定出青林口断层在距今49×r04a曾有轻微活动,其余的四条断层第四纪(240×104a)以来无活动。地貌、地质和微震(M<3)分布表明,这些断层现代是不活动的,非控震构造,对三峡水库、大坝工程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跨越长江口宽水域的精密高程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汝麟  符泰明 《测绘学报》1992,21(3):183-1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