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刘虹  苏有锦 《地震研究》2007,30(1):18-23
研究了云南地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7次7级大震(1970年通海7.7级地震、1974年昭通7.1级地震、1976年龙陵7.4、7.3级地震、1988年澜沧—耿马7.6和7.2级地震,1996年丽江7.0级地震)的5个震源区震前、震时(余震活动阶段)和震后的地震活动性及b值、p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震源区地震活动水平在震前和震后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震前活动水平高于震后(不含震后序列活动时段),而震后震源区地震活动一直处于衰减状态,活动水平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0年1月至2010年11年间云南地震台网有定位结果的19 737个中小地震和从公元前20年至2009年11月共567次破坏地震震中,探讨云南地区地震空间分布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震中密集分布地带是现今活动构造主要位置,地震震中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活动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区数字地震波波速比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8~2006年间云南地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中,选用有4个以上台记录到的震相清晰的直达Pg波、Sg波的到时(包含Pg、Sg的到时差在20~25 s的远台和小于0.5 s的近台),计算出云南地区数字地震波的波速比(VP/VS),并分析了其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8~2006年云南地区波速比月均值为1.685,滇西南地区的月均值高于云南地区的月均值;滇西地区的月均值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2002年10月至2004年11月间的月均值低于云南地区的月均值.2005年云南地区的波速比整体偏高,平均值达1.74,高于多年均值,可能是2004年印尼8级大震后云南地区波速比的一种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刘本玉  梁毓桓  温一波 《地震研究》2012,35(2):226-235,295
根据发生在云南地区震级大于3.0级的地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该地区的峰值加速度、加速度反应谱、峰值速度、峰值位移、均方根加速度等多个地震动参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形态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但水平向差异较大;长周期部分的离散性较大,需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于Budden的频高图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瑞丽县弄岛街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期间的电离层资料,计算了日食日及控制目的剖面,给出了剖面参数,得到了E层临频及最大电子浓度所在高度在日食过程中的变化,也研究了F层的日食效应,指出了在各选定频率上的反射虚高和真高在日食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在300公里以下的各给定高度上,尤其是在270公里附近的高度上,其电子浓度明显地下降。  相似文献   
6.
赵小艳  孙楠  苏有锦 《中国地震》2015,31(2):209-217
分析了1965~2014年发生在云南地区的共计223次M≥5.0地震,发现其中有前震的地震74次,占33.2%;云南不同构造区前震的比例差异较大,前震较多的地区是澜沧-耿马地块和腾冲-保山地块;前震与主震的震级差、时间间隔、空间距离优势分布分别为0.5~2.9、10天内和20km内,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在识别出前震后进而对后续主震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7.
Source spectra for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are obtained after removing the path effect, site effect, and instrument response, etc. in the observed S-wave spectra. Based on the Brune source model...  相似文献   
8.
云南地区综合地震前兆信息量及其短期映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平建军  苏有锦 《地震研究》2006,29(4):325-331
选取了云南地区34个台站的55项映震能力较好的形变、地磁和地下流体前兆观测资料,计算并提取了这些前兆资料的单项及综合地震前兆信息量,并对其采取一致性的异常判定标准,统计异常对云南地区M≥6.0地震的映震情况及预测效能,进而确定了云南地区M≥6.0地震的短期综合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9.
云南地区4个地震序列,分别为2000年姚安6.5级地震、2001年施甸5级震群、2001年永胜6.0级地震和2003年大姚6.2、6.1级震群,利用垂直向数字地震尾波分别计算地震序列周边台站3个频率段的Qc-1值,分析对比其时间演化趋势。发现对于主-余震型序列,主震后Qc-1值整体上变化幅度不大,趋于稳定。而对于震群(或双震)型序列,在第一个主震后,Qc-1值表现出上升-下降趋势,持续一段时间后强震发生。这些变化在序列周围的台站和三个频率段的变化整体趋势是一致的,但变化幅度不一致,可能与孕震区的位置和孕震应力的演变过程有关。上述研究为强余震的预报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CAP 方法快速计算云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是反应区域应力场的重要参数,充分利用数量众多的中小地震将有助于获得更高精度的区域应力场分布。本文以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下关虚拟测震台网为例,介绍了利用虚拟台网产出数据,采用CAP 方法计算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计算云南地区2013 年2 月~ 2014 年2 月间MS≥3. 0 的64 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①本文给出的方法为一种半自动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地震速报结果之后45 分钟之内给出震源机制解,分析认为影响震源机制解快速产出的主要因素是格林函数库的建立和编程实现标注P 波到时的全自动化;②云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以走滑为主,但在香格里拉和洱源地区有少量正断层地震存在,位于研究区域内中小地震P 轴主应力方向在川滇菱形块体南部以北北西-南南东为主,而在印支板块则主要以北北东-南南西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