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完全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地球物理 | 184篇 |
出版年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利用Thornthwaite的干湿分类函数,对近100年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区界限的10年际变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近50年,在东北中部和华北北部,干旱和半干旱边界呈波动式东移,有明显向东扩展的趋势;在华北南部和陕西南部,半干旱边界也呈波动式南扩,其中陕西南部半干旱边界向南扩展的范围最大.近100年,10年际的干旱和半干旱边界也呈波动式摆动且存在向东和向南扩展的趋势,但在华北南部与东北中部两个地区以20世纪20年代前后干旱和半干旱的范围最大、最强.干旱和半干旱分界线的位置变化与区域升温和降水减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2002年6月以来,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地震活动明显增加. 本文利用2002年夏季布设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15套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的记录资料,对天池火山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 地震观测结果表明,2002年夏季长白山天池火山日平均地震发生频次超过30次. 地震主要位于长白山天池西南部和东北部两个区域,震源深度较浅,离地表的深度一般小于5km. 天池西南部和东北部的地震,b值存在较大的差异. 火山区地震记录的频谱分析和时频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地震主要为火山构造型地震. HSZ和DZD等台站地震记录中丰富的低频成分,可能与台站附近的局部介质或断层带有关. 我们认为2002年夏季频繁发生的地震和小震震群活动是由火山深部活动诱发的局部断裂活动引起. 相似文献
4.
结构易损性分类和未来地震灾害估计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本文研究了下列3个问题:1)对我国现有的建筑进行了易损性分类,并定义了一个区分易损性类别的定理指标;2)建立了未来的建筑震害矩阵与目前现有建筑震者的关系;(3)分析了到2000年时我国4类易性建筑的震害矩阵。 相似文献
5.
6.
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分类与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讨论地震应急信息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地震应急信息的基本特征,认为地震应急除具有信息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复杂性、时效性、等级层次性、不完全性和动态变化等特点。之后讨论了地震应急信息的分类体系,认为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得到不同的应急信息分类体系,如信息的生成领域分类、信息的综合水平分类和信息的记录符号分类等;但对于实际工作而言,使用最多的也是实际指导意义最大的分类则是以信息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或所表达的地震应急某方面问题的不同为分类标准。依据这一标准,地震应急信息可分为基础背景类、地震灾害和救灾背景类、法律法规类、预案与规划类、地震对策类、防震减灾示范与演习经验类、地震台网类、应急联络类、历史地震类、地震救灾案例类、救灾能力储备类、震情类、灾情类、应急决策和应急辅助决策类、灾害现场类、救灾物资及人员调配和调动类、社会反应类共17个主要类别。最后分析了信息在地震应急中的作用,表明不同类型的地震应急信息。其在地震应急中的具体功能和主要作用具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地震损失预测评估中的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代表着地震易损性中最坏情形的哥斯达黎加土坯房和中国老旧民房有着几乎相同的易损性,而表示地震易损性中最好情形的哥斯达黎加高质量楼房和中国钢筋混泥土结构楼房,由于采用了现代设计和建筑技术,也有着相同的易损性。陈Yong等提出的宏观经济易损性位于常规易损性分类清单中的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因为宏观经济损失是各种建筑设施损失的总和,故宏观经济易损性差于最好的建筑情况,而优于最坏的情况。采用宏观经济易损性的地 相似文献
8.
作为淡水水体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十分迅速,因此被用来作为评估水体生态系统状况的指示性生物类群.如何利用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信息,来解读其所响应的生态环境特征和变化,以及认识浮游群落结构变化的过程和驱动因素一直是淡水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生态位原理,生态学家们把生活习性和生存策略相似的浮游植物种类归于同一个“功能群”,作为群落结构与响应分析的基本单元.浮游植物功能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淡水水体,功能群的分类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应用较多的功能群划分系统有 FG、MFG、MBFG 和PFT.目前,我国浮游植物工作者也陆续开始采用浮游植物功能群来分析群落结构和反映水体环境特征,但常常会面临功能群划分上的困难.由于不同功能群划分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在使用上需要了解不同划分方法的原理和差别.本文综述了这4种功能群分类方法的特征和应用情况,并对它们的优劣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同时介绍了基于功能群的 Q指数评价方法,为我国浮游植物群落水平上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方便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震活动性参数分类及其相关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各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原始定义及其计算过程所反映出的物理本质出发,并为研究不同参数间相关性方便,将已有的30多种地震活动性参数分为五类:频度类、能量类、分布类、综合类和非线性类。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同一类别中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取得了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0.
重点介绍了有自组织功能的两层结构的神经网络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 两层之间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并且在竞争层各神经元之间还存在侧连接, 实现了有效的竞争和抑制, 提高了自适应的学习能力, 因此成为国际遥感数据分类的研究热点. ASTER卫星数据是新型遥感数据, 包括3个15 m分辨率波段和3个30 m分辨率的短波红外波段. 选择天津大港ASTER数据作为方法实验数据, 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小波融合, 然后进行了土地覆盖类型的神经网络分类研究. 研究结果与相同训练点的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比较, 总体提高分类精度7%, 特别对城镇分类精度提高近一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