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9篇 |
免费 | 3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3篇 |
大气科学 | 64篇 |
地球物理 | 34篇 |
地质学 | 429篇 |
海洋学 | 214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323篇 |
自然地理 | 5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124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浅析水泥厂总平面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厂总平面布置处于水泥厂设计中总揽全局的地位,它涉及众多领域及学科,结合水泥厂特点,着重从节约用地、统一规划、功能分区、场地利用、运输系统、绿化及生态保护,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等几方面分析总图创新设计。实践表明,总图创新设计的途径和措施切实可行,成效显著,带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海洋旅游业作为海洋产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是浙江舟山群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为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海岛资源,本文通过阐述舟山群岛发展海洋旅游业的优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舟山群岛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的角度建立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了灰色理论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龙岩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了以东南为中心向西北递减的圈层结构。同时也从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对整个区域经济的贡献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县域的经济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4.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讨论比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探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构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实例应用研究,提出今后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演变轨迹,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生态足迹模型被众多研究者和一些国际机构作为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但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时,测度结果有时是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悖的。因此,学术界对该方法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的一些研究认为:生态足迹模型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区域生态赤字也不能指示区域生态超载,但全球生态赤字可以指示全球生态超载;这是由于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生态偏向性和否认贸易合理性造成的。本文将生态足迹模型具有的测度功能分别与测度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性应具备的功能进行比较,得出: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区域尺度上,生态足迹模型不仅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也不能作为生态可持续性的测度方法,当然,生态赤字也不能指示生态超载;这是由于生态足迹模型不仅存在生态偏向性和否认贸易合理性的缺陷,同时还存在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这个结论进一步推进了当前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湿地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湖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湖北省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面临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开发管理混乱、水土流失严重、湿地面积减少、水污染加剧、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方面。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湿地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湿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政策、生态、科技和宣传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7.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协议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的转让与升级,在发展中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巴厘路线图"中的重要议题,在对国际技术协议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评价了国际技术协议内在的价值与局限性。最后对国际技术协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国际技术协议应当着眼于通过促进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让,推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更深层次的南北合作,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为中国如何参与国际技术协议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务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反映。根据近几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财务指标综合分析,探讨四川省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计算了1997-2007年重庆市人均工业生态足迹和万元工业产值的生态足迹,并与有关研究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的人均工业生态足迹约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已超出重庆市总的生态承载力,并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工业生产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万元工业产值的生态足迹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降趋势明显.表明重庆市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模式,在不降低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减少工业生态足迹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广西弄拉岩溶植被的表层水文地球化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区植被是岩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旱生性、喜钙性、岩生性和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恢复植被,加速岩溶生态系统的重建,在广西弄拉岩溶动力系统监测站,通过收集并分析大气降雨、土壤水和表层岩溶泉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对典型表层岩溶泉--兰电堂泉集水区内的水源林的表层水文地球化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能降低大气降雨的pH值,增加大气降雨中化学物质(HCO3、K 、Na 、Ca2 、Mg2 和游离CO2)的总含量,尤其是游离CO2的增加能增强岩溶动力系统中的溶蚀动力,有利于岩溶作用;植被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土壤水的含量,增加土壤的自然含水量,影响土壤水的化学性质;植被不仅通过淋溶等方式增强岩溶动力因子(H2O和CO2)来影响表层岩溶泉水的物理化学性质,还通过自身的生理作用(蒸腾和呼吸)来影响表层岩溶泉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岩溶区植被不但具有与非岩溶区植被同样的功能,还具有其特有的生态效应.今后岩溶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应该从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岩溶景观等角度来考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