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随着人类的活动,地电阻率和地电场观测受到更多干扰。介绍浙江省长兴深井地电台建设过程,并讨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地电观测资料,证明井下地电阻率和地电场观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屏蔽干扰,由此可见建设深井地电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吉林地区地电场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初步介绍了吉林地区地电场观测台网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对该区域记录到的地电场的基本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①绝大部分台站记录到了比较典型的地电场静日变化,主要表现为"峰—谷—峰"形态,该变化形态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②所有台站均记录到了比较明显的地电暴同步变化,呈近似南北分布的几个台站记录到了微弱磁扰的同步变化;③地电场日变化幅度呈现比较明显的年变化规律,不同台站的地电场日变化幅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④正常工作状态下,各个台站之间同测向观测数据具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4.
江苏地区地电场变化特征与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理、分析了江苏省4个台的地电场日变化资料,结合地磁场水平分量H、线应变理论固体潮,研究了地电场日变化特征和差异,得到:(1)4个台地电场日变化明显,主要以12小时的半日波成分最强,8小时周期和全日波成分次之;(2)地电场日变化存在地磁场和固体潮影响。靠近海边及湖泊的台站,受固体潮的影响较为明显,各方向还具有明显的固体潮半月波,但没有像固体潮一样大小的波;而远离江、海、湖的一些台站观测到的地电场日变与地磁水平分量比较相关,其差异性与台站的位置、电性结构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6.
7.
8.
对7个台的观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郯城、菏泽、大山和陵阳地震台数据质量较好,精度较高,可为地震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2004年印尼8.7级强震前昌黎台的远场电性异常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地震前河北昌黎台记录到的自然电位及电场异常,结果显示昌黎台自电位、电场正常时段观测到的半日、半月潮汐波周期变化在震前1个多月发生畸变,周期消失,变化幅度相应减小,震后快速恢复,且潮汐波记录比震前正常时段更加清晰。该台地电阻率的观测结果显示起始下降变化比较平缓,震前一周左右,变化加剧,出现多次阶变。究其原因,在强震发生前断层的蠕滑作用导致孔隙压力变化,产生一种可以在岩石中传播的应变波,由于台站下方岩土层对小应变信号具有很好的放大作用,所以记录到了这种小幅度的应变波,也就是远场的静态应变效应。随着地震临近,应力作用加强,远程应变波引起台站下方水位、水化学性质以及岩石孔隙度、渗透率等的改变,导致电阻率、电场大幅度的阶变,这反映了远场应变波的动态效应。当然就异常幅度而言,应变波的效应还嫌弱一些,因此昌黎台异常变化可能还叠加了震源区激发的电磁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