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8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完全免费 | 207篇 |
专业分类
地球物理 | 688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坑道空腔的存在使其周围电场分布不同于全空间的电场分布.以无限大板状体为例求解全空间电场分布,提出探厚比概念以讨论超前探测极限问题.通过对比全空间与坑道内超前探测异常形态可知,坑道空腔只会影响极距较小时的视电阻率幅值,不会掩盖迎头前方地质体的异常响应.大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电阻率异常极值位置与板状体位置之间的差异在5~10倍之间,且同时受到异常体厚度、电性以及板状体倾角的影响.仅利用电阻率极值位置准确解释超前探测异常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3.
4.
Baker-Hughes INTEQ的MPR是应用较广的传播电阻率测井仪器,它有4条相位差和4条幅度比测井曲线,本文以它在垂直井中的测井响应为例开展电磁传播电阻率资料的二维反演方法研究.由于其测井响应对地层纵向边界的探测灵敏度比对其他地层参数的大得多,在其资料反演中必须重视地层纵向边界位置的提取和反演精度.本文首先应用特征识别方法由分辨率最好的测井曲线提取地层纵向边界,接着对浅、深探测的两条相位差曲线分别做纵向一维反演,利用此结果来建立二维反演的初始地层模型,采用改进的阻尼型正则化高斯-牛顿优化算法,实现了MPR资料的二维全参数反演.对含23个纵向分层的两种典型地层模型的数值模拟测井资料的二维反演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它可显著提高MPR的资料解释水平.发现只用它的5条测井曲线就可得到与8条测井曲线几乎相同的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心回线源装置的瞬变电磁场是一种涡流场,在地下主要以扩散形式传播.平面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具有反射、折射等电磁学特性,为了借鉴平面电磁波场测深成熟的解释方法,文中开展了从瞬变电磁涡流场测深数据到平面波场数据的快速等效转换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理论模型的正演计算、曲线对比,误差统计,对瞬变电磁场、平面波场在地下传播机制特性的分析,建立了一种由瞬变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数据向平面波场测深视电阻率数据转换的时间-频率等效对应关系.利用这一关系式,把扩散场数据快速转换成等效平面波场测深数据. 为进一步进行瞬变电磁拟平面波成像解释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笔者参与的浙江温岭东浦新塘隐患探测、椒江外沙海塘渗漏探测、缙云白马水库和玉环里墩水库坝体渗漏探测等几个实例,详细说明了综合物探技术在堤坝隐患探测中的作用、优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堤坝隐患的不同特征和综合物探方法的特点.工作实践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瑞雷波法及其综合运用能有效探测坝体缺陷,查明渗漏原因.同时,由于每种方法各有应用前提及局限性,故应针对可能的隐患特征,选用合适的探测方法及其组合,并努力提高信号采集和处理解释水平. 相似文献
7.
8.
深入分析了均匀半空间中瞬变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发现瞬变响应曲线随地下电导率、发射回线边长与观测时间具有平移伸缩特性,并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接计算全区视电阻率的方法.该法与现有计算全区视电阻率的方法的不同点在于:无需迭代和求解非线性方程,速度快,精度高,算法稳定,且只有惟一解. 相似文献
9.
在坑道电阻率超前探测工作中,视电阻率异常极值位置与异常体位置、厚度、电性以及产状相关.设计有效的反演方法对异常体的各种参数综合反演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并消除坑道空腔对视电阻率的影响,并将坑道超前探测视电阻率曲线转化为全空间视电阻率曲线.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超前探测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快速反演.反演结果可准确反映围岩电阻率、异常体的电性、位置和产状;而由于同层等值现象,反演结果只能确定异常体的厚度和电阻率的组合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共轭梯度法的电阻率三维反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41
利用共轭梯度(CG)迭代技术,实现了直流电阻率测量数据的三维最小构造反演,首先,运用共轭梯度迭代算法解反问题的线性方向组,只需求Jacobian矩阵G与任一向量X的乘积GX及G^T与任何一向量Y的乘积G^^Y,再引入G的Rodi算法,则GX及G^TY均可在每次反演迭代中的一次正演计算后一并求得,因素,每次反演迭代仅需一次正演计算,大大加快了计算速度;而且避免了直接求G以及G^TG的逆矩阵,也避免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