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地磁台网高压直流输电判别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地磁高压直流输电干扰自动判断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架构设计和运行流程,并对其核心功能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本系统为全国地磁观测人员处理高压直流输电干扰提供具体时间、幅度参考标准,有利于地磁预处理数据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雷达设备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法,依赖于对干扰的准确分析。通过昆明机场714C气象雷达受空军警戒雷达干扰的实例,介绍了一种高功率脉冲对雷达发射机干扰的分析过程,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WCDMA直放站的原理、主要技术指标、覆盖半径计算及其对系统的干扰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就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直放站作用进行了必要的工程和理论探讨,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GPS导航对抗策略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导航对抗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分析了导航对抗中的主要攻防策略,研究了用于导航对抗的干扰及抗干扰技术,总结了GPS为增强系统安全性所进行的改进和完善的主要方面,并介绍了一些适合应用的导航对抗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分析乌什地震台重力仪资料,总结2008-2013年影响重力仪观测数据的干扰因素,结果发现:停电和雷击会对重力仪数据造成一个台阶状干扰,使数据曲线发生畸变.  相似文献   
7.
选取山东省3个洞体应变台2007-2011年观测数据,分析资料的完整性、内在质量及干扰因素.结果表明:①观测资料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好;②仪器零漂满足设计指标要求;③M2波振幅因子相对误差和相对噪声水平达到Ⅰ类应变台标准;④仪器更新后观测质量提升;⑤洞体应变观测主要受仪器调修、气压、降雨和观测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取首都圈地区红山、昌黎、怀来、昌平流村、密云牛栏山等11个地震台的数字电磁波资料,利用最大熵谱法,对其分钟值和时值资料进行谱成分分析,发现数字电磁波日变化12 h半日波和24 h全日波的成分较强。通过环境调研和对比分析,总结数字电磁波的常见干扰源为地电阻率干扰和地铁干扰等,干扰形态分别为地电阻率供电时段5 min左右的远超数字电磁波本底的扰动和地铁运行时段的正脉冲变化。  相似文献   
9.
结合不同的信号调制方式,在满足一定伪距误差的条件下,从所需信号发射功率小和与北斗一代相互干扰小的角度论证了RNSS应用BOC(6,1)和BOC(6,2)两种调制方式的优势。并且对2 483.5~2 500 MHz频段中导航系统与其他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作出估计,论证了GNSS系统与其他无线电业务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0.
六合体应变干扰因素与地震短临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地震台钻孔体应变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对气压和降雨这二种主要干扰因素的基本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讨论了发生在该台预报效能范围内的3次中强地震的短临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气压变化在各个季节对观测值均有较大的影响,以短周期的正相关干扰影响为主,在时间上往往表现为准同步,相关系数能达到0.6~0.7以上;降雨对体应变的影响与降雨过程、降雨量及降雨时间等有密切的关系,持续降雨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促成固体潮畸变,这一过程虽较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六合体应变对区域内中强地震有1~2月的突出短临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