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9篇 |
免费 | 19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篇 |
大气科学 | 1115篇 |
地球物理 | 721篇 |
地质学 | 1630篇 |
海洋学 | 597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121篇 |
自然地理 | 10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40篇 |
2020年 | 118篇 |
2019年 | 110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83篇 |
2014年 | 340篇 |
2013年 | 272篇 |
2012年 | 288篇 |
2011年 | 295篇 |
2010年 | 300篇 |
2009年 | 316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280篇 |
2006年 | 213篇 |
2005年 | 93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沐官岛水库是一个拟建的河口海湾水库,库底为富含咸水的潮滩沉积物。这一特殊的地质及水环境条件直接关系到水库未来的水质安全和正常的调度运行,所以必须准确地确定水库水体中盐分空间分布这一关键问题。本文依据现场调查、钻探及室内实验资料,通过垂直方向线性插值技术,建立了沐官岛水库蓄水初期盐分运移准三维模型,模拟了水库蓄水初期在内源盐分释放影响下,库水盐分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若遇平水年开始蓄水,当蓄水至1.5m时,该层含盐量在平面上的变化范围主要在0.30~1.30g/L之间;当蓄水至4.5m时,该层含盐量在平面上的变化范围主要在0.30~1.55g/L。 相似文献
2.
根据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上库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裂隙岩体三维渗流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分析了水库-岩体系统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各种运行工况下的上库渗漏量和渗流场的分布特征。将模拟计算区地下水流系统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异性三维稳定地下水流系统,综合利用压水试验得到的平均渗透系数值和统计学方法得到的渗透张量方向,获得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张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正常蓄水位运行工况下,整个库区均未进行防渗处理时,上库总渗漏量为5832.92m3/d,防渗后渗漏量减少了3571.27m3/d。 相似文献
3.
赵子秀山变形体位于华蓥市西北部,变形体一旦失稳将直接对华蓥市造成威胁。本文从斜坡地质结构、变形破裂特征、地貌演化及人类工程活动(采煤)入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变形体的变形机制。研究表明变形体的形成是下部含煤层的中倾角反向层状结构斜坡在河谷下切过程中发生倾倒-拉裂变形所致,同时,后期的采煤活动对拉裂变形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虑震源破裂过程的三维地震动数值模拟一般需将震源包含在计算区域中,这样的计算模型区域大,计算量大,尤其是对于断层埋深较大的情况。本文对破裂断层下地壳分层结构引起的反射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别对改变断层下方介质的密度和波速两个参数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断层下方地壳分层结构引起的反射波对地表观察点地震动时程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因此进行三维地震动数值模拟可以不考虑断层下介质的影响,从而可以大大减小计算区域,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地下任意各向异性介质电性分布特征识别是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以国内外前人工作为基础,基于非结构化网格,利用基于梯度恢复的后验误差估计指导网格自适应细化过程,实现了直流电阻率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与一维模型半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考虑到电各向异性介质在观测中存在视电阻率反常现象,本文采用了环形扫面测量方法。通过对几种典型各向异性模型的模拟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各向异性影响规律和识别特征,各向异性主轴电阻率之间的比值大小决定了椭圆型视电阻率极性曲线长轴与短轴的比值大小,主轴电阻率的旋转方向会改变视电阻率极性曲线的形状。本文的算法研究及数值模拟技术可为直流电法数据精细处理和解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7.
A novel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method with a new damage index,i.e.,the statistical moment-based damage detection(SMBDD) metho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has been recently proposed.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tend the SMBDD metho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o the time domain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non-Gaussian and non-stationary excitations.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MBDD method in the time domainis verified both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Shear buildings with various damage scenarios are first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in the time domai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measurement noise.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the time domain to building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non-Gaussian and non-stationary excitations is then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shaking table tests,in which two three-story shear building models with four damage scenarios aretested.The identified damage locations and severitie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set values.The comparative results are found to be satisfactory,and the SMBDD method is shown to b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non-Gaussian and non-stationary excitations. 相似文献
8.
9.
汶川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地震发生后,研究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的影响尤为重要.利用川西-藏东地区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考虑地表高程和粘弹性松弛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主要断裂带库仑应力累积速率和汶川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1)龙门山断裂带年累积速率为0.28×10-3~0.35×10-3MPa/a,这种较小的累积速率与龙门山断裂带强震较长复发间隔一致;(2)汶川地震的发生除造成震源区应力减小外,还造成断裂带北东段不同程度的应力增加,这与震后余震的分布基本吻合;(3)鲜水河断裂北西段、东昆仑、龙日坝、岷江以及虎牙断裂库仑应力水平增加显著,且汶川地震对于玉树地震的发生有微弱的加载效应;(4)汶川地震的发生造成鲜水河断裂带强震复发间隔缩短约52~104a,是值得关注的强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