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1篇
  免费   1458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1584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740篇
海洋学   183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78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根据对云南腾冲青海湖泊沉积钻孔样品的粒度特征、总有机碳、碳酸盐、磁化率及年代学分析测试,探讨了各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指出了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化指标的特殊性及其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重建了云南腾冲地区末次冰消期(15830a B.P.)以来沉积环境与气候干湿变化历史.通过青海沉积物年代序列的重建和综合各物化参数分析得出,云南腾冲地区自15830a B.P.以来总体呈现冷湿-温湿-暖干-温和偏干的气候演变过程,并可分为4个阶段,即15830~12790a B.P.气候温凉偏湿;12790~4680a B.P.为温暖湿润期,湖泊水位高,气候湿暖,降水多;4680~312a B.P.气候特征呈现出从温湿到暖干气候逐渐演化,降水减少,湖泊水位下降;312a B.P.以来气候特征为前期温和湿润,后期具有暖干化特征,反映了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叠加了研究区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粘土矿物的组成可以通过红外吸收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来测定,其中,红外吸收光谱法能在数量上模拟和比较粘土矿物组合的比值特征。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分析是以Biscaye方法为基础建立的(Biscaye,1965)。通过100个样品的两种程序分析对比后,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分析得到了巩固。其中,第一种程序是将粘土矿物固定在玻璃片上(Moore和Reynolds,1997),  相似文献   
3.
近47 a来黑河流域的降水时空特征分析及预报评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荣  王伏村  王静  梁俊宁 《中国沙漠》2009,29(2):335-341
 利用1960—2006年黑河流域13个气象站, 地面气温、降水等观测资料,对该流域降水的气候年代际特征及干旱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降水量,由于受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和不同尺度大气环流的影响,流域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南北差异很大, 呈现为东南多西北少, 但降水日数的年月分布和流域的地理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总体上变化均呈波动性上升状态。同时,对2000年承担黑河流域分水的预报任务中研制的黑河流域降水预报服务系统输出的24~48 h降水量预报过程的准确率进行了TS评分检验。证明该系统对黑河流域的降水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预报产品在气象服务工作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今后的精细化预报业务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云南1971—2006年暖冬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暖冬的频繁发生已经对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云南省197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概率气候事件划分方法确定单站暖冬阈值和暖冬强度等级标准,得到全省逐年暖冬指数,分析云南省“暖”冬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冬季普遍增暖,1971~2006年共出现13个暖冬年,暖冬年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在1997年以后呈现明显变暖趋势。  相似文献   
5.
1961-2004年宁夏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4年宁夏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宁夏44 a来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的最高、最低气温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最高气温<0℃的日数减少,>30℃的日数增加;在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的同时,极冷日数也在增加,相对于1961-1990年的平均值,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最初的4 a年极冷日数分别增加了1.1 d和0.7 d,距平百分率分别达350%和275%。  相似文献   
6.
 巴厘岛会议,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明确了将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并重的立场,并对适应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和部署。通过介绍《公约》下适应认识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巴厘岛会议针对适应行动的一些进展,讨论了我国在适应方面可开展的行动和关注的领域。分析认为,目前适应已成为和减缓并重的关注议题,适应行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行动的落实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适应基金募集和分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将有一个艰难而激烈的谈判交锋。  相似文献   
7.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协议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的转让与升级,在发展中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巴厘路线图"中的重要议题,在对国际技术协议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评价了国际技术协议内在的价值与局限性。最后对国际技术协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国际技术协议应当着眼于通过促进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让,推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更深层次的南北合作,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为中国如何参与国际技术协议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IPCC全球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未来可能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流域河川径流量的影响。利用宏观经济水资源模型,研究了不同径流变化情景对石羊河流域治理规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若石羊河流域未来径流量减少15%,对流域现状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经济影响将分别为29.8%和7.2%。石羊河综合治理可提高流域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减小气候变化对流域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最新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基准年(1990年),附件-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经济转型期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非经济转型期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美国和加拿大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最为显著,相对于1990年,2005年其增幅分别为19.2%和28.6%;英国和德国能源部门温室气体减排量最为显著,其减幅分别为7.8%和17.4%.在2005年,有超过一半的附件-国家的实际排放量低于其目标排放量,履约进展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气候特点及其对重庆农业的影响;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分析了重庆气候的变化趋势,并就气候变化对重庆农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重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战略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