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通过对曝气系统的调节,微压流化式复合生物反应器(MP-FHBR)内可以实现好氧区和缺氧区共存,利用这一特点和MP-FHBR中同时存在的活性污泥﹑悬浮生物膜复合生物体系,进行了同步脱氮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P-FHBR在好氧-缺氧条件下,实现了同步脱氮过程,TN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7.5%和98.3%。降低DO质量浓度使反应器内形成完全缺氧环境,对MP-FHBR同步脱氮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但会降低系统去除COD的效果;而提高DO质量浓度使反应器内形成完全好氧环境,MP-FHBR同步脱氮效果显著下降。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进水COD/TN有利于提高MP-FHBR同步脱氮效果,COD/TN由2升高到10,TN平均去除率由58.4%提高到78.8%,而继续提高COD/TN对系统同步脱氮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反应器允许的条件下,提高污泥质量浓度(MLSS)有利于提高系统反硝化脱氮效果,TN去除率随MLSS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条件下污泥浓度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并对所得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建立有机物去除率与污泥浓度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溶解氧(DO)浓度为2.0~3.0mg/L的条件下,HRT为3h、2h和1h时,有机物去除率(η)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污泥浓度增大到6000mg/L时,η增大趋势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有机物去除率与污泥浓度的数学模型表明:有机物去除率(η)与水力停留时间(τ)、进水COD浓度(S_o)和污泥负荷率(N_s)等主要运行参数有关,并可以通过调节运行参数τ、S_o和N_s来达到所需要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3.
甲壳素和壳聚糖对有机物的吸附絮凝作用:I.污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壳素和壳聚糖通过其羟基,氨基形成化学键吸附有机物或作为聚阳离子型电解质絮凝有机物。其化学改性物亦有吸附絮凝有机物的性质,在印染、食品、生活污水及饮用水处理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泥炭在污水处理中的用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电气石的单晶、电气石微粉对Cu2+的吸附作用,试验表明:电气石单晶体表面存在着以C轴为两极的静电场,该静电场对Cu2+的吸附作用效果明显。制备的电气石微粒越细,吸附效果越好。电气石的电场效应使得它在治理污水中Cu2+污染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李国军  闫新智  张炜  田靖 《西北地质》2011,44(2):141-148
注水开发是提高陕北浅层低孔特低渗油藏最终采收率和开发效益的主要方式。随着开发工作的开展,油田污水已成为注水开发的主要水源,污水的处理、污水回注和再利用是油田可持续高效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南泥湾低渗油藏脱后污水及池塘污水化验结果,通过对絮凝剂、助凝剂、杀菌剂、缓蚀阻垢剂、除氧剂、浮选剂种类及加药量的优选,进行了回注污水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所筛选出的各种水处理剂选型及浓度选择混合后,配伍性良好,处理后的污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延长低渗透油藏注入水推荐标准,可满足南泥湾油田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陕北浅层低渗油田污水处理及注水方案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的两性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作为污水絮凝剂,考查对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以絮体体积和上清液的透光率为考查参数,研究了聚合物用量、聚合物的离子度、体系pH值和样品溶解时的盐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与离子型絮凝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絮凝能力比阴离子型聚合物的絮凝能力强,比阳离子型聚合物的絮凝能力略强,最佳使用量为3.0 mg.L-1。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絮凝能力受离子度的影响,离子基团越多,絮凝能力越强,但过多的离子基团可带来负面影响。两性聚丙烯酰胺对体系的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两性聚丙烯酰胺在应用时需先用1%的氯化钠溶液溶解,盐浓度过低时聚合物不能充分溶解,高于此值对絮凝过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一切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经过程和归宿,带有客观规律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聚集,工业的发展,已经出现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用水困难、水源污染、地面沉降等问题。本文就如何合理开发安徽省的水资源为城市化发展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清 《湿地科学》2011,9(4):373-379
论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机制和优势,阐述了人工湿地的构建和污水处理研究进展,表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效率与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程度、人工湿地的类型、湿地植物种类、基质类型、水力停留时间和水力负荷等密切相关。在中国,典型人工湿地有3种类型,分别为垂直流人工湿地、潜流式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主要用于处理来自化粪池、养殖场、造纸厂、油田、煤矿、富营养湖泊以及城市生活等的污水。构建人工湿地常用的植物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美人蕉(Canna indica)、眼子菜(Potam ogetonsp.)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常见的基质成分为砾石、沸石、沙子、土壤或炉煤渣等。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例,认为建立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人工湿地的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广人工湿地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模糊控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在三沟式氧化沟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对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到上海闵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中 ,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