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篇 |
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篇 |
大气科学 | 26篇 |
地球物理 | 13篇 |
地质学 | 39篇 |
海洋学 | 39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6篇 |
自然地理 | 10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流域降水集中于山区,平原稀少。50多年来,除了20世纪70—80年代上游的中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外,其它区域为正常变化;蒸发量从山区向平原逐渐增大,除了中游蒸发量显示稳定变化外,山区和下游区表现为减少趋势;黑河多年出山径流量呈现稳定变化,但在中下游盆地间的正义峡水文站,径流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减少过程:这是受到中游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增加、补给量减少和水位下降的影响,主要是中游地区人口数量增多、大规模扩耕灌溉和水工建设作用的结果。计算表明,人类活动影响强度:20世纪50年代占18%,60—70年代占28%,80—90年代占54%;上游占1%,中游占87%,下游占12%。这说明黑河中游80—90年代是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达到最大的地区。因此,提出了充分认识流域水资源系统演变规律性,约束人类活动的影响,均衡保护利用流域水资源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是信息化的主体,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个人联系网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对苏锡常地区12城镇2100余份调查问卷结果整理的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和建模的方法从个人的信息来源、联系方式、联系频率等三个方面对信息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个人联系网络的演变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电视、报纸等传统信息来源比重降低,而因特网、手机等新型信息来源的比重上升;地理实空间的传统联系方式比重逐渐下降,而网络虚空间的远程通讯方式蓬勃发展,且处于强势主导地位等,地理实空间和网络虚空间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等.地区城市间个人联系和交流变得频繁,且个体联系频率指数的增幅与城镇等级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4.
新疆博斯腾湖水生态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水水面积为1 160 km^2,湖水容积84.1×108m^3,水深在8~15 m之间,平均水深8.1m。具有蓄洪灌溉,提供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改善焉耆盆地及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与环境、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功能。近50年来博斯腾湖水环境的变化,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经过实地考察、调查、取样分析和系统研究认为要使博斯腾湖的含盐量降低到和保持在1.0 g/L以下,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地处华北平原的缺水城市——聊城市为代表,从降水、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分析了该市水资源演变情势,对影响水资源变化情势的主要人类活动如城市化、水利工程拦蓄、调、引水、地下水开采等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由于人类活动对区域水资源下垫面基础条件及地下水补给能力的影响改变,致使聊城市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规律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日本国土规划演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二战后日本国土规划从"综合开发规划"到"国土形成规划"的演变历程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将日本国土规划演变特点总结为这样4点:规划目标从"国土开发"转向"国土管理"、国土结构从促进极轴形成到广域自立性发展、规划主体从国家主导到国家和地方多元参与,以及规划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而调整。 相似文献
7.
运用格林函数方法,给出了弱二次切变流轴对称涡旋演变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当环境流中弱二次切变强度增加(减少)时,扰动动能的最大值增加(减小),扰动动能的变化加速(减速);而扰动涡旋的范围对扰动动能的大小与变化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秦岭山区一次冷空气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较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1977年1月20-22日一次侵袭秦岭山区的冷空气活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秦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和屏障作用,并检验该模式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模拟的降温过程与实况比较一致,秦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和屏障作用可造成其南北两侧温差达4℃以上,并且滞留冷空气达12h以上.还分析了此次冷空气影响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气压场的演变,结果发现:RegCM3区域气候模式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复杂地形条件下温度场和气压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10.
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磨刀门河口演变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过程,而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塑造的过程。建立了一个以过程模拟为主的10~100 a尺度的长周期动力形态模型(PRD-LTMM-10)用于模拟磨刀门河口在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演变过程。 该模型建立在水体运动方程和沉积物输运方程的基础上,应用约简技术对模型输入和计算进行处理,并包含了用于评价和量化人类活动的抛石促淤模块和航道疏浚模块。应用该模型较真实地模拟了磨刀门河口在1977-1988 年的动力地形演变过程,并且通过模拟结果和情景分析,合理地分离了人类各种工程活动的长期影响和自然因素在河口演变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治理工程对河口自然发展趋势造成了较大的改造,淤积强度表现为西侧大于东侧。抛石和围垦工程使横洲水道主槽逐年冲刷,深槽外移,而龙屎窟深槽上端则表现为严重淤积,深槽不断缩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