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9篇 |
免费 | 3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6篇 |
大气科学 | 136篇 |
地球物理 | 90篇 |
地质学 | 129篇 |
海洋学 | 79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81篇 |
自然地理 | 34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半挥发性,可以在区域及全球范围内传输和分布.森林植被和林下土壤富含有机质,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成为POPs主要的储存库之一.植被叶片可快速吸附大气POPs,并通过叶片凋落、雨水冲刷和干沉降等过程加强或加速大气POPs向地面的沉降,并使森林土壤成为POPs的“汇”,从而形成所谓的“森林过滤效应”,进而影响POPs在全球的分布.进入森林的POPs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将经历一系列的环境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森林过滤效应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综述了叶片对大气POPs的吸附、叶片凋落和干湿沉降、POPs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损失等3个主要环境过程的研究进展,报道了松针、树皮和苔藓作为被动采样器反映的森林POPs空间分布趋势.最后,提出了森林POPs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并指出未来中国森林POPs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立宁波市绿地空间分布信息系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RS与GIS等现代技术最新理论和方法对宁波市绿地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提出宁波市绿地空间分布GIS的体系结构,详细设计了系统的实现技术路线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宝鸡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的地区之一。为揭示其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在2006—2012年持续7年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宝鸡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宝鸡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4类,其中滑坡数量最多达887处,约占总数的57%,主要沿渭河谷地、东北部黄土丘陵区、南部和西部山区中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山间盆地和主干道路切坡沿线密集分布;其次为崩塌328处,约占总数的21.23%,再次为不稳定斜坡234处,约占总数的15.15%,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渭河盆地周边的塬边和丘陵斜坡带、东北部典型黄土丘陵区高陡斜坡带和基岩山区交通干线道路沿线的切坡地段;泥石流灾害数量最少为96处,约占总数的6.21%,集中分布在西南部陇山、秦岭山区沟谷和黄土丘陵区的沟壑中。目前,频繁发生的浅层小型滑坡和崩塌灾害,特别是黄土地区房前屋后和山区公路边坡地段的小型滑坡和崩塌灾害,是宝鸡市减灾、防灾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新疆旅游资源的类型、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全面掌握新疆旅游资源的实查资料基础上,对全疆旅游资源做系统分类与定量评价,总结其类型、等级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从新疆地理环境变迁和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新疆高品质旅游资源的成因。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与全国相比,主类、亚类齐全,基本类型占66.5%;八大类中建筑与设施和地文景观的种类较丰富;建筑与设施类景点最多,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次之;新疆旅游资源等级较高,优良级占43.6%,整体为中间大两头小的谷仓型结构;高等级集中于凸峰、观光游憩湖区、林地、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废城与聚落地、石窟、边境口岸、特色街巷、传统手工产品与制品、民间演艺等类;空间分布呈现为三带两环状和六点状集聚特征,这与新疆地貌格局和高品质景点的聚群作用有关;新疆自然旅游资源是整个地理环境演变过程的产物;而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环境是人文类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餐饮设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网上搜索与实地调研各类餐饮设施的基础上,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比较分析和因素分析的方法总结南京市餐饮业发展的空间特征.从餐饮设施的密度、等级和经营种类空间分布的分析,结果认为,餐饮设施的发展具有地域不均衡性,数量总体上由中心向外围递减,呈圈层式发展;餐饮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水平、人口分布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城市文化传统、空间结构演替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医疗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讲求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利用广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及广东省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数据,提取社会人口、健康状况、医疗利用三大指标计测广州市居民医疗服务的存在需求和就诊需求,用Lorenz曲线和Gini系数衡量分布其均衡性。结果显示:广州市居民医疗服务总需求区域差异大,呈旧城中心区集中分布,渐向新城区扩散,边缘区分散分布的空间格局。农业人口及外来人口的医疗服务需求相对分散,老年人口的医疗服务需求呈旧城中心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7.
8.
9.
广州市中心城区基本医疗服务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广州市最新一轮行政区划结果与医疗机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和SPSS软件,通过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优势度模型,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医疗服务状况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形成以老城区组成的团块状高优势度区域为中心,优势度分值自中心向外围区域呈现环状递减,并且优势度高分值区域有向市区东部及北部延伸的趋势;(2)基本医疗服务能满足大部分居民的需求,特别是越秀、海珠、荔湾的部分区域优势度高,但个别区域基本医疗服务现状差强人意,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
云南月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主分量分析研究云南气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在空间上区域分布特点明显,时间变化呈升温趋势,且秋、冬升温明显。月、季气温空间分布呈现全省一致型、东西型、东北西南型等3种主要分布类型。通过对主分量的分析,冬季用较少的主分量就能描述气温的空间分布,而夏季需要较多的主分量才能描述气温的空间分布。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夏季主分量有下降趋势,其它季节有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夏季气温逐渐上升,90年代中期开始秋、冬气温明显上升,且月间变化振幅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