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为了提高乌兰浩特地震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的震级精度,基于面波震级公式和残差统计方法,分别计算乌兰浩特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面波震级之间的偏差,分析产生震级偏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乌兰浩特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测定的面波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发布震级的偏差平均值分别为0.19、0.17;震级偏差总体呈现随震级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震级偏差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而乌兰浩特台则先增大后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假设马尼拉海沟北段为潜在海啸源,基于中国地震台网对马尼拉海沟地区震级测定偏差,采用COMCOT(comell Multi-grid Coupled Tsunami Model)海啸数值模型,模拟南海海啸波传播.选取南海北缘3个特定地点,其中两个位于华南近海区域,另一个位于台湾岛南端近海区域,此外还在临近马尼拉海沟北段的深海地区选取了1个特定地点.分析这些特定地点最大海啸波以及最大海啸波到时对于震级测定偏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马尼拉海沟北段地震如触发海啸,华南近海区域以及台湾岛南部近海区域最大海啸波振幅对震级偏差敏感,但最大海啸波振幅到时对于震级测定偏差不敏感;振幅最大的海啸波,二十几分钟即可波及台湾岛南端近岸区域,大约1小时后波及大陆华南近海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3.
选用福建地震台网"十五"观测系统正式运行以来记录的台湾地区M≥4.0地震资料,以中国地震台网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初步得出震级校正值。并分析了震级差异形成原因,为福建地震台网测定台湾地震震级偏差改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取山西数字地震台网2010年不同震级,不同地点的地震事件,按照中国地震局的编目要求对波形进行WA仿真处理,对比仿真前后的震级大小,找出其中存在的偏差,为地震资料的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庆地震台网近震震级偏差分析与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大庆地震台网2002-2009年近震报告资料,以《黑龙江省地震目录》给出的震级为标准,进行震级偏差统计.按地区分段校正后,震级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山西数字地震台网单台测定近震震级偏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03年1月~2005年3月山西数字地震台网报告中可交的地震,选取了单台样本数接近和超出100的17个子台数据,从震级偏差频次分布、仪器、量规函数、台基诸因素,对单台震级的影响上作了定量统计和分析,得出仪器影响存在一定的震级负偏差,但不大;量规函数、台基是引起山西台网单台震级偏差的主要原因.本文给出了量规函数和台基校正值,校正之后,单台震级偏差94%(即17个台中除镇川1个)以上震级平均偏差在±0.2之内.这对于提高山西数字地震台网测定近震震级,提高台网速报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7年 1月 2 1日~ 1 999年 2月 2 8日 ,伽师发生了 Ms≥ 4 .0级地震 1 0 6次。通过分析对比速报和编目震级资料 ,发现速报震级偏差较大。应用线性拟合结合偏差分析的方法 ,对伽师震群速报震级进行了校正。通过对校正前后的结果比较以及 T假设检验 ,其效果相当理想 相似文献
8.
依据台站两年来实测的地震震级和江苏省区域测震台网定的震级进行比较,计算出各个地震的偏差值和台站的震级校正值,并获得相应的标准误差,最后对影响震级差值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洛阳地震台1985 ~ 2003 年记录的1755 个地震的面波资料,采用与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相同的面波震级公式,研究了该台测定的面波震级与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测定面波震级之间的偏差。结果表明,洛阳地震台测定面波震级的偏差与震中距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在1°≤Δ≤130°范围内面波震级由偏小0. 1 逐渐变化到偏大,Δ≥20°时偏大0. 2 ~ 0. 3;在130° < Δ≤180°范围内偏大0. 2。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