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39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惠东 《探矿工程》2021,48(S1):154-159
以江西九二盐业403-404采卤对接井组的施工工程为案例,系统介绍了井区地质情况、钻探施工情况;总结了大口径取心工具的优点,螺杆定向钻进施工工艺及攻克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2.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系“深地资源勘探开采专项”2017年启动的重点项目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大型石油国企等10家骨干单位以及多家协作单位参加,联合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充分体现“产研学用”密切融合。本项研究聚焦“特提斯东段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海相成钾作用与后期改造、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深层富钾卤水迁移-分异-汇聚成矿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深部含钾盐系‘双复杂’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深部钾盐矿层(富钾卤水层)测井识别与地震预测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柴达木西部和川东北两个重点成钾区为资源基地落脚点,兼顾其他含钾盆地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和成矿模型,完善海、陆相成钾理论,形成3 000 m以浅钾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综合评价深部钾盐资源潜力,实施异常验证钻探,新发现1个大型钾盐资源基地,值得综合评价的有利成钾远景区3~4处,实现深部钾盐找矿突破和增储示范。值得强调的是,只有立足国内,突破海相,在中西部大中型叠合盆地古代海相蒸发岩地层中找到大规模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方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钾盐资源严重短缺的被动局面。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海相钾盐取得了一系列成矿理论新认识和钾盐找矿新发现:创新提出了滇西南“二层楼”成钾模式,指出侏罗纪海相找钾新方向;在川东北宣汉普光地区发现三叠系海相可溶性“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开拓了四川盆地海相找钾新领域和新方向;在新疆库车地区发现埋深超5 000 m的钾石盐矿层,取得了库车坳陷海相找钾的实质性进展;创新提出“W型复底锅”成钾模式,在陕北奥陶纪海相盐盆发现厚层钾石盐矿化段,取得古陆表海型钾盐找矿重要新进展。至此,中国海相钾盐找矿崭露了突破的曙光。如何在这些新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深入研究,取得海相可溶性钾盐找矿的实质性突破,落实建成若干大型以上海相钾盐资源基地,将是“十四五”及以后时期中国钾盐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
川中南充盐盆是四川盆地最大的次一级含盐盆地,区域内钾盐具有成盐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埋藏深度深、岩性复杂等特点,目前尚未建立一套适用于研究区的钾盐地球物理评价方法。以地球物理勘探原理为基础,结合测井、录井、地质、地震等资料,分析和总结出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以及分布范围,根据杂卤石"三高一低"的特点,建立杂卤石测井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优选伽马和声波速度作为敏感参数,建立了杂卤石的地质—测井—地震三位一体井约束地震反演识别方法,并以广参1井为例,预测杂卤石的空间展布情况。最后结合地震反演结果圈定出广安地区为杂卤石沉积的最有利区域。在实际应用中总结出一套适用于研究区的杂卤石预测方法,为研究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蒸发岩盆地杂卤石成因及找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大型杂卤石矿床主要分布在二叠纪、三叠纪以及古近纪-新近纪这三个时期的地层中,并集中在北纬20~50°之间,我国正处于这一富集区内。由于杂卤石较其他含钾矿物溶解度低,因此常常被保留下来,为寻找可溶性钾盐或富钾卤水提供了有利线索。通过分析杂卤石成因类型并结合海水演化特点认为蒸发岩盆地杂卤石成因主要有两种:①原生沉积,但需要一定附加条件,即盐湖浓缩到硫酸钾镁盐沉积阶段时有外来钙离子的补给,或在硫酸钙盐沉积阶段有外来钾镁离子的补给,主要以前者为主;②后生交代,富钾镁的卤水通过构造裂隙运移并与石膏(或硬石膏)接触发生交代作用形成杂卤石。  相似文献   
5.
兹格塘错是位于藏北高原腹地的封闭型湖泊,其变化过程可直接反映区域气候变化。对一支深727 cm沉积岩芯中介形虫进行了壳体同位素分析,发现介形虫壳体氧同位素变化主要取决于壳体形成时的湖水氧同位素组成和湖水温度的变化;封闭湖泊湖水的氧同位素组成主要取决于降水和蒸发比值的变化。兹格塘错介形虫壳体碳、氧同位素变化特征表明两者可能受控于不同的环境因子。介形虫壳体同位素记录反映了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整体特征,同时对晚第四纪特征气候事件都有明确记录,包括8.2 ka冷事件、Roman暖期、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等,在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又记录了区域间的差异响应。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自贡市盐卤开发有近2 000年历史,大山铺曾是自贡市井矿盐生产基地之一,由于长期从事岩盐、天然气开采,留下了大量的废卤(气)井。分析表明:大山铺地下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构造断裂、裂隙发育,且连通性较好,给卤(气)上窜提供了地质条件;卤(气)井未封井或套管腐蚀穿孔、破裂造成卤水及伴生天然气沿裂隙上窜,表现为对含水层、土地资源破坏及对空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胡晓 《天文爱好者》2014,(12):24-31
一部精彩的《星际穿越》让我们熟悉了不少物理名词,也让我们感受了一把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你看过瘾了吗?你看懂了吗?就让我们一起与佛罗里达大学的胡哓来仔细品品这部科学味道浓厚的影片,除了本期聊到的虫洞、黑洞、潮汐、时间膨胀外,下期还将谈谈逃离黑洞以及有意思的航天知识。  相似文献   
8.
在饲养条件下,对青岛辛岛湾潮间带的三崎柱头虫(Balanoglossus misakiensis)的栖息和再生进行研究。6条柱头虫沿生殖翼中后部自切为2段,后段失去摄食、钻洞穴等行为能力和再生前段器官的能力,生存约1个月后解体;前段在1、2天内恢复了摄食、钻洞穴等生活习性,2个月内完成了后段缺失器官的再生,最长存活时间达156d,体长能达到母体体长的一半。113个个体通过手术横切为2段、3段或4段,发现42%的含有吻、领及鳃区的前段虫体,也能够再生全部失去的其他器官;没有吻、领和鳃区的其它片段失去了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9.
深海原生动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淼  徐奎栋 《海洋科学》2014,38(10):119-126
<正>1引言原生动物是一大类单细胞真核生物的统称,其中自由生活的主要类群包括异养鞭毛虫、纤毛虫和肉足虫(有孔虫和放射虫为代表);它们是生物圈中数量最为庞大的吞噬营养类群,部分种类具有内共生藻类或功能性叶绿体而进行兼性营养。在水环境中,不论是浮游或是底栖生活的原生动物,其生命过程与水体和底质的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通过各种营养关系与其他生物共同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原生动物的基础研究也为探索真核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于1959年采自中国黄海和东海锥头虫科刺尖锥虫属一新种——中国刺尖锥虫Leodamas sinensis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及与近似种的区别,并编制了刺尖锥虫属Leodamas Kinberg,1866物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