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蒙  张恒德  包红军  曹爽 《水文》2022,42(3):95-101
2020年主汛期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其中淮河水系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正阳关站以上发生区域性大洪水,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使用淮河流域174个国家基本站08时单日降水资料,对2020年流域梅汛期(6月11日—8月1日)极端暴雨洪涝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导致2020年淮河流域超长梅雨期的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同期位置偏西偏北,强度偏强,系统深厚,环流稳定,降雨过程多、强度大、极端性强,雨带与淮河干流走向基本一致;淮河流域梅汛期经历6次暴雨过程,总降雨量位列历史第一;流域上游来水与区域强降雨叠加,导致了流域正阳关以上区域性大洪水;2020年淮河中游王家坝站等控制站的水情较上一个大洪水年2007年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雨水情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生  郝雷 《测绘通报》2004,(11):20-22
根据系统的目标,首先进行系统结构和软硬件环境的设计,然后对数据库进行设计,最后实现系统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水情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位于我国的吉林省东端,地处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南麓。是以鸭绿江为域内起点.并以此为中朝两国的天然疆界.是我国惟一的朝鲜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4.
王玉德 《地下水》2014,(2):98-99
朝阳市境内近2万km2的土地面积上分布有311处遥测站点,加上山地丘陵较多、涨落水周期很短等特点对于水情信息时效性的要求更高,本文介绍的这套系统就是针对这些特点而开发的,从设计思路、数据结构、基本原理等方面做了阐述。本系统对朝阳市的防汛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珠江流域的枯水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毛革 《水文》2008,28(3):65-66
本文简述了珠江下游控制站枯季径流特点及珠江流域枯水研究概况,对珠江枯水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珠江枯水研究的重点:开展人类活动对枯水径流的影响研究及枯水水文气候研究,同时指出,为指导流域的防旱抗旱工作,需建立枯水水情数据库及枯水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MSP430单片机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其设计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对采集仪可靠性设计进行了介绍。基于MSP430的优点,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研制的水情信息采集仪,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环太湖河道污染物负荷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87-1988年环太湖河道水质,水量实测资料以及环湖主要河道的流量和水质的历史资料,结合平原水网地区的水情特征,提出了环太湖河道污染物负荷量的计算方法,并分析探讨了不同设计水情下环太湖河道污染物负荷量及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污染物负荷量与水情关系密切,枯水年的河道入湖污染物负荷量大于丰水年。环湖22条主要河道的入湖污染物负荷量占全部河道入湖总量的72%-91%,且不同污染物入湖负荷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陈文军  聂秀敏  李军社 《水文》2003,23(5):24-27
介绍了陕西省水情信息系统及其功能和特点,对水情信息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和预报模型集成化结构进行了探讨。该系统经过2001年、2002年2个汛期的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功能齐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流程合理,预报精度优良,标准化与先进程度较高,满足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总体要求,提高了水情工作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并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