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571篇
海洋学   207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2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环境及其水质特征是水源涵养的主控因素。选取承德南部京津冀水源主要发源地——兴隆县为典型研究区,利用2019年实地采集的79组水样(井水占31.6%,泉水占58.3%,地表水占7.6%,尾矿水占2.5%)测试结果,采用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及水文地球化学图解法,综合分析了区内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组分的物源及成生条件等,旨在结合岩性从水化学角度分析水源涵养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占62%),主要受碳酸盐岩展布控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淋滤过程中水岩相互作用的产物;区域水质涵养条件总体优良,但有3组SO42-(占3.80%)、2组NO3-(占2.53%)超限,与局部矿业活动和人为活动有关;研究区水样TDS总体较低,变质岩及侵入岩分布区富集Sr、Se等有益元素,形成京津冀水源涵养的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前三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文章根据2015年8月和2016年8月2个航次的监测数据,对该保护区海水的化学需氧量和营养盐等监测项目进行连续分析,并运用营养指数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对该海域的海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前三岛海域海水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且2016年8月优于2015年8月。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文章从海洋公园建设角度概述觉华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的开发与保护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海洋公园的数字化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觉华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是典型的北方海岛生态保护区域,对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海洋公园当前在管理制度、监视监测技术、科技支撑能力和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不足,应加强物联网监测体系建设、数字化评估建设、科研和人才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和文化宣传。  相似文献   
4.
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实地调查湖南省重要涉水生态敏感区的类型、面积、河长和空间分布等基本情况,基于Arcgis软件构建湖南省涉水生态敏感区数据库,对湖南省涉水生态敏感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涉水生态敏感区共166个,其中国家级水产种质保护区和国家级湿地公园数量分别占全省涉水生态敏感区总数的20%和17%;湘江、沅江和澧水涉水生态敏感区河长分别为2 053.8 km、1 542.84 km、1 301.27 km,分别占全省涉水生态敏感区总河长的33.38%、25.07%和21.15%。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3 126.65 km~2,涉及河长2 108.8 km,主要保护对象33种,其中沅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沅水鲮)、澧水源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资源保护区(大眼鳜、长吻鳜、鲁氏鳜、长须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和浏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花?)具有地域特有性。目前,湖南省已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生态敏感区保护体系,对长江流域乃至我国生态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环境演化是地下水系统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在地质环境空间内质与量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在自然因素中地理、地质等条件可视为基本不变,最主要的是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大气降水又是气候条件中最为活跃的因子,其余如温度、风速虽也影响水分的蒸发,但年际变化不如降水大,故以狭义的降水来代表广义的气候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则主要是抽取地下水和污染物排放,这些因素的变化最终导致的是地下水动力场和化学场的变化。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抽取地下水和污染物排放,这些因素变化最终导致的是地下水动力场和化学场的变化。基于这一观点,以1978年为基准年,通过地下水动力场和化学场演化研究结果,采用"地下水环境演化综合指数法",对全省地下水环境演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出"优向演化区、波动平衡区、劣向演化区",是对近30多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山东省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的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下南海诸岛保护优先区识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球变化下,珊瑚礁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珊瑚礁对气候变暖抵抗力的有效方式,而维持珊瑚礁弹性是其核心内容。针对珊瑚礁最具有威胁性的热压力因子,基于南海1982—2009年卫星观测海表面温度(SST)数据和CMIP5加拿大地球系统模式CanESM2模型预估的2006—2100年南海SST数据构建热压力强度模型,从维持珊瑚礁弹性的角度识别IPCC RCP 4.5和RCP 8.5情景下南海诸岛保护优先区。结果表明:RCP 4.5和RCP 8.5情景下13%左右的南海诸岛珊瑚礁识别为保护优先区。根据热压力强度与珊瑚抵抗力及避难所关系,西沙群岛七连屿和晋卿岛近年观测与未来预估的热压力强度均比较低,在保障其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建议实施完全保护;东沙群岛东沙环礁和中沙环礁排洪滩近年观测急性热压力强度较高但未来预估热压力强度较低,建议实施50%禁止利用保护;中沙群岛黄岩岛近年观测和未来预估的急性热压力强度均比较低,建议实施50%多用途保护。南沙群岛有14%左右的珊瑚礁识别为保护优先区,根据其热压力强度可实施30%~100%禁止利用保护或30%~50%多用途保护。RCP 4.5和RCP 8.5情景下的南海诸岛保护优先区及保护对策,可为维持珊瑚礁生态弹性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解决好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及新疆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2004-2017年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变化状况,构建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及二者的协调度模型,以探讨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变化及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7年,(1)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现出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和城镇空间规模扩大是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2)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水环境质量形势严峻;(3)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系统的协调度呈现倒U型的稳定发展趋势,但总体上两者的协调度较低,城市发展和水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
邹磊磊 《极地研究》2020,32(3):373-382
2016年10月南极罗斯海保护区提案在历经5年协商谈判后得以通过。在罗斯海保护区协商谈判中,出于对地缘政治因素主导下的南极"软控制"担忧,相关国家对该提案表示关切和质疑。另外,对渔业权益的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国家对该提案的态度。因此,南极权益诉求是保护区谈判经历曲折的主要原因之一。罗斯海保护区提案的通过是各方基于各自权益进行博弈并妥协的结果。未来保护区制度可能成为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为维护南极权益,中国应汲取罗斯海保护区提案协商谈判的经验,提高对保护区制度的认识,洞悉提案背后潜在的权益纷争,提升权益诉求下的政治博弈能力,参与法律规制的构建,加强南极的科学研究,从而成长为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务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河道水环境问题,阐述了传统河道拍摄与测量的难点与不足,说明了其测量范围广、限制因素多;精度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涉及情况多、人为干预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指出了无人机航测的优势与前景,论证了无人机定轨巡航、异常点全景航测、测绘网数字输出等功能在河道环境航测中的优势,说明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具有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从水压力、水管理、水污染、灾害风险及社会经济效应5个要素出发,构建水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并用均值法求得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水环境状况进行评价。以人口数量为权重将分省(市、自治区)要素指标转化为流域尺度,对我国十大流域片进行水环境评价及5个单要素分析,指出地域间水环境差异及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