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00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特征,是实施物种保护与种群恢复的基础。分别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和2019年1月,对石门县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越冬种群数量及其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和观测。研究期间,共记录中华秋沙鸭268只,其中,有雄性中华秋沙鸭145只,雌性中华秋沙鸭123只,雌雄比为1∶1.179;2017年1月、2018年1月和2019年1月,分别记录了76只(占当年在湖南省内越冬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总数量的42%)、92只(占60%)和100只(占51%)中华秋沙鸭。研究结果表明,在石门县越冬的中华秋沙鸭偏向选择低海拔、水体清澈、石质水底、缓流、水面相对较窄、水较浅和人类活动干扰少的河流作为栖息地,大多数河流沿岸紧临山林地或悬崖峭壁。目前,在石门县,干扰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和栖息地的人类活动主要为河道采砂、捕鱼、水电站、公路建设和捕鸟等。在石门县越冬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逐年呈增加趋势,石门县已经成为湖南省该物种越冬种群数量最多的一处重要越冬地。最后,建议加强多部门合作与执法力度,关停河道上的采砂场,禁止非法捕鱼,调节水电站冬季蓄水,营造中华秋沙鸭越冬适宜栖息地景观格局;同时,建议县政府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提高对越冬中华秋沙鸭的保护意识,加大保护科普宣教工作,持续开展对越冬中华秋沙鸭的科研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于超  周立志  宋昀微 《湖泊科学》2019,31(1):195-201
能量的消耗模式是动物适合度的重要体现,动物的日常行为和栖息地特征共同影响日能量消耗.稻田生境是越冬水鸟重要的觅食场所之一,同时又容易受到人为干扰,越冬水鸟应对日间不同的人为干扰因素而合理进行能量消耗配置,对于在越冬后期为迁徙而贮备能量的水鸟来说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测越冬后期稻田中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在干扰和非干扰环境中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推算其能量消耗.结果表明,小天鹅在干扰环境中警戒行为的时间分配和能量消耗、单次警戒时间和警戒频次均显著大于非干扰环境,游泳频次也是如此;在稻田中的昼间警戒能耗随干扰时间增加而增加,随干扰距离增加而降低.干扰造成小天鹅减少高能耗的取食行为,增加低能耗的警戒行为,降低昼间总能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加剧,呼伦湖已经连年夏季暴发藻华,破坏湖泊生态。海洋一号C(HY-1C)卫星作为中国首颗海洋水色业务卫星,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CZI)在水体环境监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搭载有相同传感器的HY-1D卫星发射,双星组网观测,可形成3天两次高频次、大范围的观测能力,尤其在水体漂浮藻类等目标探测方面具备优异的效能。本文基于2022年7月19日的HY-1C卫星CZI载荷数据,计算VB-FAH指数来检测藻华,并结合OTSU阈值分割算法对呼伦湖蓝藻暴发进行遥感识别。主要结论如下:结合目视解译结果,对自动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其中精度指标最高的仅相差2.53%,最低的相差7.60%,总体情况较好;对不同影像分割方法进行对比,其中OTSU阈值分割算法和K-Means算法结果几乎一致,LVQ算法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核,因此也可以被划分到生物碎屑中。蓝藻石作为蓝细菌钙化作用的产物,同时鉴于蓝藻石的广泛存在,把钙化蓝细菌形成的核形石命名为蓝藻石,这一重要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一直被使用。然而蓝绿藻概念已变更为蓝细菌,蓝藻石的形成与藻类无关,显然将其称作蓝菌石更加确切。因此,应将红藻石和蓝藻石分别归为生物碎屑和核形石当中,并用新的术语蓝菌石替代蓝藻石。其意义在于使红藻石和蓝藻石的概念及归属更为规范,并为碳酸盐岩颗粒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高州水库春季蓝藻水华成因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高州水库为广东省茂名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2009年和2010年春季相继出现蓝藻水华,给居民饮水带来安全隐患.对高州水库2009年和2010年春季水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浮游藻类细胞密度最高分别达4.08×107 cel1s/L和1.47 x 108cells/L,其中蓝藻所占比例分别为98.2%和98.7%,优...  相似文献   
6.
蓝藻钙信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钙离子在蓝藻信号传导中的潜在作用进行了研究。大量证据表明,蓝藻能够“感知”与“区分”不同的环境刺激,并以钙瞬变的形式产生反应。这是不同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钙离子的内流或外流的结果。由氮缺乏所引起的钙信号对丝状蓝藻鱼腥藻异型胞的分化非常关键。鱼腥藻PCC7120中钙结合蛋白(CcbP)的发现为钙信号在蓝藻中的作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CcbP的降解或表达下调是氮缺乏时钙信号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与真核生物相比,蓝藻钙信号的编码与解码机制还不清楚。因此,为了解钙信号如何在蓝藻中发挥作用,还要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从细胞水平了解钙信号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纪灵 《海洋科学》1997,21(2):72-73
山东省文登市邱家水产集团总公司综合养殖公司采用了地温加热新技术。具体作法是:在海边沙滩挖井,深4~6m,自然海水经沙滩井过滤和1级地温升温后通过深埋的输水管道,引入大型深井中。在这个过程中,既利用地热将海水温度进一步提高,得到2级升温,同时又起到保温作用,经1995年1~3月测定,1级升温后海水温度平均达9.7℃,2级升温后水温平均达11.8℃,能满足越冬养殖需用。但从1995年1月初起,利用地热海水的养殖池,出现了大批鱼、贝类死亡现象,本文就死亡原因作初步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1 死亡情况介绍养殖种类有:牙鲆、真鲷、鲈鱼、黑鱼君、牡蛎…  相似文献   
8.
几种红藻和蓝藻的光合作用色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纯化出几种海产红藻和一种蓝藻的光合作用色素,并测定了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光谱学性质。这些藻类是3种红藻: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橡叶藻(Phycodrys sp.)和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蓝藻: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用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上述藻类中分离到几种不同的藻胆蛋白。经SDS-PAGE及光谱测定,发现条斑紫菜中的藻红蛋白不同于其它两种红藻。而橡叶藻中存在的两条藻红蛋白也有差异,条斑紫菜和钝顶螺旋藻中的两种别藻蓝蛋白之间也有区别。叶绿素分析表明,钝顶螺旋藻中叶绿素a的含量高于红藻中叶绿素a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几种海洋蓝藻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Synechococcus bacillaris,Oscillatoria lud,Schizothrix calcicola,Spirulina platensis等4各海洋蓝藻的生长条件的研究表明,除S.platensis外,其他3种蓝藻在“f/2”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外源生长因子对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S.bacillaris适应较高光强,其温度和pH最适范围较窄,S.calcicola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蛤仔苗种土池中间培育及越冬生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6hm^2和3.13hm^2 2个养虾池,经过池底清淤、底质改良、敌害清除、培养用水处理、繁殖基础饵料生物等工作后,分别移入在室内培育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 et Reeve))壳顶后期幼虫和双水管稚贝各80亿粒和9.7亿粒,经土池中间培育、越冬后,生产出2000-3000粒/500g幼贝7.9亿粒。自移入幼虫和稚贝到幼苗出池,成活率分别为4.5%和44.3%,达到了较高水平的中间培育、越冬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