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四川德格错阿金矿特征与矿床成因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错阿金矿床赋存于理塘义敦群上三叠统瓦能组变基性火山岩中,金矿体受次级北北西-近南北向韧性-脆韧性剪切变质带控制,与金矿化有关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辉锑矿化和硅化、碳酸盐化、金云母化及石墨化。矿床成因为蚀变构造型。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嗄拉、错阿、海子口三个矿化集中区内大部份化探异常具有面积大、强度高、梯度变化大、元素组合好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西门岛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浙南乐清湾西门岛红树林区是中国红树林的最北分布地,为研究该区红树林与底栖动物的生态关系,于2004年5月和8月对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现场采样,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42种,其中软体动物20种、甲壳类11种、多毛类5种、其它类6种。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74.26g/m2和340个/m2,软体动物和其它类动物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3%和39%,它们的栖息密度分别占动物总栖息密度的66%和30%。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特征种为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esculenta,在中潮区其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高达84.33g/m2和304个/m2。该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种类与红树林发育状况呈负相关、底栖动物生物量与红树林发育状况呈正相关,红树林主分布区(中潮区)底内群落结构较低潮区简单、生物量高、物种多样性低,而无红树林的低潮区则与之相反,生物量低、种间分布均匀、多样性高。多样性指数低潮区(2.44)>中潮区(1.21)>高潮区(1.0);均匀度指数为0.30~0.73,中潮区为最低。  相似文献   
3.
冰蚀湖中的沉积物不仅记录了湖泊演化及气候变化的历史,还间接地反映冰川发育过程。年保玉则山(果洛山)下的希门错是在冰川强烈退缩后形成的一个典型冰蚀湖。从地域分布上讲,该区冰川发育遗迹分为4个部分,即上希门错以上、上希门错和希门错之间、希门错出口附近和希门错以北6~10km处。前人依据冰碛物的暴露年龄和上覆黄土的热释光年代将上述4组冰碛物划分为4次冰进,包括形成于MIS3阶段的尼格曲冰期、形成于末次盛冰期的希门错冰期、以上希门错和希门错之间的冰碛物作为标志的末次冰消期和形成于全新世的新冰期。通过对采自希门错长达12.8m的岩芯研究发现,希门错自约38kaB.P.以来有连续的湖泊沉积,这一地质证据说明在湖泊存在的这段时间内,冰川规模都没有超过现在湖泊所在位置。希门错冰期的形成时代应该至少老于湖泊沉积物底界的年龄,即大于38kaB.P.,而并非末次冰盛期的产物;尼格曲冰期的形成时代则应该更老。文章还初步分析了湖泊沉积物与冰碛物测年结果代表的不同意义和差别及其造成不一致的原因,认为冰碛物的暴露年代和热释光年代均可能代表了冰川退缩后的年代,而不能代表冰川的形成和发育年龄,冰川存在的时间要比通过冰碛物所测的年代更老。进一步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典型冰蚀湖的形成时代、演化过程不仅有利于对湖泊气候环境记录的全面认识,也将为冰川形成与演化历史、特别是冰川形成年代和其他测年资料的科学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历史时期希门错湖泊沉积色素记录的古环境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湖泊沉积物中色素的含量,种类以及相应的参数是研究湖泊初始生产力和湖泊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希门错短柱岩芯XM9201沉积物的色素指标的综合判别,讨论了该地区过去2000多年来的古环境变化过程和特点,对比分析我国东西部气候记载及冰芯研究,探讨了各气候事故表现形式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希门错200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记录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希门错短柱岩芯XM9201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综合分析,讨论了该区2000多年来的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000多年来希门错地区总体表现出变暖的趋势,可以区分出4个阶段,即780~430B.C,480~1460A.D.的暖期和430B.C.~480A.D,1460~1900A.D.的冷期。另外,还对比我国东西部历史气候记载及冰芯研究,探讨了不同气候事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西藏台错盐湖TT-1剖面的沉积特征和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台错位于西藏羌塘高原西部,这里因环境恶劣而无人类污染和影响。笔者调查了该湖区一级阶地的湖相化学沉积,取得了TT-1剖面(厚度369cm)连续样品156个,平均单样厚度2.36cm。就台错剖面的年代测定,本文分别对同一样品进行了不同方法的测试和相互校验。研究表明,^14C方法对有机物质的定年是准确的,而在消除盐湖化学沉积建造中碳酸盐的“新碳”、“老碳”的影响方面,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此同时,铀系法测年的全溶样品的等时线技术,避免了同位素的分馏问题,所有的测试数据在等时线上都有良好的线形关系,表明获得的年龄数据是合理的。从而确定了TT-1剖面盐湖沉积的可靠地质时代为32.6~4.5ka B P间的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