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93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通过对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沉积物粒度等要素进行分析,结合相关与聚类分析等统计手段,探讨了九龙江河口地区的沉积环境与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即使在沉积环境复杂的河口地区,重金属含量分布与沉积物粒度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受沉积动力影响,不同的重金属元素分布在九龙江河口地区表现出较大差异,而嵩屿至屿仔尾一带呈带状南北向展布的重金属相对高值条带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正在不断加深,这一过程中必须关注东盟国家农业发展的非均衡性。为定量考察东盟10国农业发展的差异程度,选取东盟10国的8项农业发展指标,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把东盟10国分为农业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小国2个大类和农业不发达小国、非农业小国、农业较发达大国、农业不发达大国、群岛型农业大国5个亚类,并进一步阐述了各类国家的农业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DEM的变化检测问题,采用了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匹配所得的初始变化区域进行分析,实现了地表高程变化区域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以五道梁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更新数据为基础,以渐新统雅西错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层汇水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原始数据进行了参数统计,通过相对丰度、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了地层中各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元素间的亲疏关系,进一步浅析了地层在成矿中的作用.认为雅西错组高钙碳酸盐岩建造环境显著,Ba、Sr、Ag、As、Cd、Mo在地层中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地层有一定的含矿性,其中Ag趋向于与黏土岩伴随的硅质砂岩类中,其他在碳酸盐岩中.在后期岩浆热源作用下,主要成矿元素能进一步富集成异常或成矿.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地层渗透性对井底围压及破岩效率产生的影响,并对地层渗透性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围压下岩石强度模型;基于压持效率制约了井底净化环境,修正与完善了不同地层渗透性的机械钻速模型,确定了各项参数.应用聚类分析中最优分段法对测井参数与录井参数进行了分类处理并编程获得了单轴下和围压下岩石强度剖面及机械钻速剖面,分别选取了钻井参数剖面中高渗、中渗及低渗地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渗透性越好,则围压下岩石强度越低、机械钻速越高.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吻合度高,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新模型预测效果好且不需要校正,有助于钻前通过施工参数的优化、钻头优选达到提高钻井效率及降低钻井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地质环境质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应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根据陕西省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受多因素制约的特征,将全省剖分成350 个样品单元,选取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水质、土地资源、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植被、气候、地震、滑坡、泥石流、地方病、水土流失、沙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盐碱化、沼泽化等15 个变量作为评价因子,采用Q 型聚类分析方法,将全省分成37 个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将其划分成7 个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客观地反映了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的宏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的多样性、复杂性,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技术、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辽河油田海南构造带42口井进行低电阻率油所层的识别,建立一套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行之有效的测井解释方法。该方法对老井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挖潜和新井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安徽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太平湖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于2012年11月到2014年10月对太平湖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9属150种.其中绿藻门最多,共计46属80种,占总种数的53.33%.黄藻门未在镜检中出现,团藻在3个样品中出现;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212.81×10~4cells/L,生物量平均值为1.04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17和0.61.优势种共4门17种,其中O-寡污带指示藻1种,P-多污带指示藻4种,其余12种藻类均为β-中污带指示藻,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和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未成为优势种,太平湖优势门类为硅藻和蓝藻;2013和2014年变化表明,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变化但变幅不大,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浮游植物聚类分析表明,夏、秋季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似,H1、H2和H3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似,H4和H5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似;相关性分析表明,丰度、生物量与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丰度、生物量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水质指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浮游植物的变动,并伴随太平湖水库生态系统的相关复杂变化和生态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开源的数据挖掘系统Weka,使用Java语言及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地震数据挖掘系统。根据地震数据资料的特点,将数据挖掘的核心技术(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引入到该系统中,其中聚类分析选用DBSCAN作为核心算法,关联规则分析选用Apriori作为核心算法。用户使用该系统只需在交互界面选择相关参数,即可实现调用数据挖掘算法来分析地震数据,发现探索其隐含规律。  相似文献   
10.
房彬  肖辉  班显秀 《气象科技》2008,36(5):612-621
对河南省12次飞机增雨作业,分别采用作业区域趋势对比双比分析评估方案、区域趋势相关回归分析方案、区域趋势协变量多元回归分析方案、浮动对比区历史回归分析方案(FCM)、以降水量为协变量的CAFCM(ClusterAnalysis〖CD*2〗based Floating Control historical regression Method)方案和以降水量和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为协变量的CAFCM方案进行效果评估,均得到大于15%的相对增雨量。对结果比较分析表明:协变量由降水量和整层大气降水量两个组成的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