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钒钛磁铁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和铁矿是攀西四大钒钛磁铁矿典型矿床之一。多层钒钛磁铁矿体在华力西期太和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中上部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平行产出,根据赋矿岩性和矿石特征,可分为3个矿带9个矿组。岩矿体走向北东倾向南西,控制长2600 m、最大斜深1940m,矿体(层)累计厚194.09~557.03m。走向上由东到西矿体累计厚度逐降低,倾向上,由浅到深矿层逐步归并复合,形成厚度大,矿层结构简单的工业矿体。整装勘查在矿区深部新增资源量:铁矿石98680万吨、TiO29539万吨、V2O5228万吨。预测深部钒钛磁铁矿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孔间CT成像对喀斯特岩体结构、电站坝基渗漏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水电站坝基受岩体中发育的溶洞、溶蚀裂隙带及构造破碎带等岩体缺陷的控制,容易产生塌陷、渗漏,导致电站工程变形、失稳。岩溶发育与碳酸盐岩的岩体结构改变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对水电站坝基岩体缺陷的准确诊断意义重大。本文利用孔间电磁波透视及CT成像技术,对地下隐伏碳酸盐岩岩体结构的非均匀性,溶蚀裂隙带分界面,裂隙结构体、裂隙充填物性质及几何空间形态等进行了数字描述和刻画。并结合广西某水电站坝基碳酸盐岩岩体结构的自然特性,岩体结构变化特征的实测数据,进一步分析在工程作用下应力分布状态,岩体变形破坏规律,预测和判定坝基渗漏和稳定性,进而合理制定有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文章简述了四川冕宁县泸沽—喜德县冕山地区猴子崖铁锡矿、铁矿山铁矿、大顶山铁锡矿、下山堡—黑林子锡矿和拉克铁矿等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铁锡成矿与岩浆岩、地层及构造的时空关系,对铁锡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进行了总结。壳源泥质岩类重熔形成的A型花岗岩体为成矿提供了Sn、W等成矿元素,泸沽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的热能和挥发组分大量逸出形成成矿热液,并使幔源基性岩墙(脉)产生强烈蚀变,释放出大量的Fe质进入成矿热液,为铁锡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物质组分;中-新元古界登相营群的Fe元素丰度较高,在构造-岩浆活动中部分Fe元素被热液萃取,为成矿提供出部分成矿元素;区域性NNE向断裂、岩体构造、局部性褶皱(曲)构造、沿层和切层的滑动断裂(裂隙)带均可以控制矿床(体)的产出部位、形态特征和矿化类型;本区铁锡矿床包括矽卡岩型铁锡矿和云英岩型锡矿2种类型,分别受大理岩层与变质砂岩(或千枚岩)的岩性转换界面(钙-硅质岩界面)和变质砂岩(千枚岩)岩性界面(隔水界面)的控制。该区铁锡矿床为与新元古代复合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矽卡岩型-云英岩型铁锡矿床,具有成矿物质多源、成矿岩体多个、控矿构造多样、矿化多型(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万龙山锌锡矿床是都龙锡矿田的一个重要矿区。通过矽卡岩岩石化学研究,认为矿区矽卡岩属于钙矽卡岩,在w(SiO_2)—w(CaO)图解中,矿区矽卡岩与花岗岩、大理岩投点区呈线性展布,表明三者之间具有成因联系。对矿区主要的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辉石、角闪石、绿帘石和绿泥石进行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石榴子石属于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端元组分以钙铝榴石为主(体积分数51.02%~82.63%),钙铁榴石体积分数为12.45%~47.74%;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端元组分以钙铁辉石为主,明显缺乏透辉石;角闪石属于Mg-Fe-Mn-Li组,主要为镁角闪石;绿帘石中Fe的含量较;绿泥石主要为铁镁绿泥石,部分为铁斜绿泥石、密绿泥石或铁绿泥石,显示富镁铁质的特点。依据矽卡岩矿物的组分特征对矿区矽卡岩的成因、成矿条件及矿床成因等进行了讨论,认为矿区矽卡岩及金属矿化主要与晚白垩世老君山花岗岩具有成因关系,锡锌多金属矿床属于岩浆热液渗透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7.
老寨湾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与华夏地块结合部位的南盘江造山褶皱带文山—富宁断褶束西畴拱凹北缘。矿体主要赋存于下泥盆统坡松冲组下段(D_1ps~1)石英砂岩、石英岩,硅化石英细砂岩、石英细砂岩中。本文运用Gresens和Grant提出的蚀变岩成分、体积公式和C_i~0—C_i~A图解法,对老寨湾金矿床岩(矿)石形成过程中主要元素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英砂岩在硅化过程中,SiO_2和As被带入,Au被带出进入流体;在氧化矿形成过程中,SiO_2和Au被带入;而在黄铁矿化矿石形成过程中,As、Au、FeO和Fe_2O_3被带入,SiO_2被带出。2)矿区各类岩(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均呈右倾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型;氧化型岩(矿)石、硅化型岩(矿)石和石英砂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类似,均表现为负铕异常,无明显的铈异常。3)黄铁矿化型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中样品分为2类: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沉积成因黄铁矿化型矿石含金低,w(ΣREE)值高,表现为负铕异常;热液成因黄铁矿化型矿石含金较高,w(ΣREE)值低,表现为正铕异常。4)黄铁矿化型矿石w(ΣREE)值明显低于其它几类岩矿石,说明热液型黄铁矿化型矿石的形成可能与矿区辉绿岩脉相关,表现出了深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9.
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为MVT型铅锌矿床,产于NWW向F1与F15断裂所挟持的断陷构造带中;含矿围岩为寒武系、震旦系白云岩,NWW向断裂和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是矿体的发育区段,富矿体多产于"黑色破碎带"的下侧;研究认为,矿床的成矿地质体为沟通会理群与下震旦统灯影组和下寒武统麦地坪组、处于碳酸盐岩与泥页岩转化部位的NWW向和NW向断裂交汇处的构造破碎带;文章还对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潜力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产于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中的太和岩浆型Fe-Ti氧化物矿床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几个超大型Fe-Ti氧化物矿床之一。太和岩体长超过3km,宽2km,厚约1.2km。根据矿物含量和结构等特征,整个岩体从下向上可划分为下部岩相带、中部岩相带、上部岩相带。下部岩相带主要以(橄榄)辉长岩和厚层不含磷灰石的块状Fe-Ti氧化物矿层组成。中部岩相带韵律旋回发育,(磷灰石)磁铁辉石岩主要位于旋回的底部,旋回上部为(磷灰石)辉长岩。上部岩相带主要是贫Fe-Ti氧化物的磷灰石辉长岩。太和中部岩相带磷灰石磁铁辉石岩含有5%~12%磷灰石、20%~35%Fe-Ti氧化物、50%~60%硅酸盐矿物,且硅酸盐矿物与磷灰石呈堆积结构。磷灰石磁铁辉石岩中磁铁矿显示高TiO2、FeO、MnO、MgO,且变化范围与趋势接近于攀枝花岩体。钛铁矿FeO分别与TiO2、MgO显示负相关,而FeO分别与Fe2O3、MnO显示正的相关,且TiO2、FeO、MnO、MgO含量变化较大,这些特征都暗示磁铁矿和钛铁矿是从富Fe-Ti-P岩浆中分离结晶。因此,可以推断太和磷灰石磁铁矿辉石岩形成于矿物重力分选和堆积。太和下部岩相带包裹在橄榄石中磁铁矿含有相对较高Cr2O3(0.07%~0.21%),而中部岩相带包裹在橄榄石中磁铁矿Cr2O3(0.00%~0.03%)显著降低,且这些磁铁矿Cr2O3含量变化与单斜辉石Cr含量和斜长石An牌号呈正相关。这些特征印证了形成中部岩相带的相对演化的富Fe-Ti-P母岩浆可能是源自中部岩浆房的混合岩浆。上部岩相带磁铁矿和中部岩相带顶部少量磁铁矿显示较低Ti+V可能是由于岩浆房中累积的岩浆热液对磁铁矿成分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