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西藏北拉萨块体中段桑心日岩体中的暗色包体时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岩石成因的暗色包体。暗色包体呈椭球状,在暗色包体和寄主岩的接触面上通常形成一个明显的可能由风化作用造成的间隙面。暗色包体为二长玢岩-花岗闪长玢岩,寄主岩为花岗岩,暗色包体明显较寄主岩更基性,更富Na_2O、CaO、MgO和Fe_2O_3~T。暗色包体和寄主岩具有明显不同的稀土元素特征,暗色包体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大,最基性样品具有最高的稀土含量,随着基性程度的降低稀土元素含量明显下降。随着岩浆的进一步演化,岩浆向花岗岩方向演化,稀土含量又逐步升高。寄主岩和暗色包体具有基本一致的微量元素组成,具有典型的弧岩浆岩的特征,富集Rb、Cs、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此外,暗色包体和寄主岩具有明显的Ba、Sr的负异常。暗色包体成岩年龄为75. 6±1. 2Ma,寄主岩的成岩年龄为71. 8±0. 6Ma,暗色包体成岩年龄较寄主岩早约4Myr。两者具有一致的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特征。综合以上岩相学、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我们认为桑心日暗色包体和寄主岩来源于同源母岩浆,初始岩浆在母岩浆房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含钾角闪石结晶分离作用,并沿早期较弱的构造裂隙侵入到地壳的某一层位,随着构造活动进一步加剧,经过进一步分异母岩浆大规模上侵,并将早先侵位处于半塑性状态的暗色包体侵吞、裹挟至近地表。桑心日暗色包体最可能的成因模式可以解释为同源岩浆不同期次间的物理混合。  相似文献   
2.
兴华渡口岩群作为额尔古纳地块的基底,其变质年龄、原岩类型及大地构造背景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以大兴安岭北段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岩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锆石U-Pb同位素测年限定了原岩的变质时代,结合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综合分析方法开展原岩恢复,并进一步讨论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认为兴华渡口岩群主要由斜长角闪岩类、浅粒岩类、变粒岩类和石英岩类组成;斜长角闪岩类原岩为基性火山岩,浅粒岩类原岩为英安质凝灰岩,石英岩和变粒岩原岩为泥质粉砂岩;斜长角闪岩类亏损非活动性微量元素Ta、Nd、P,大地构造环境属岛弧环境;浅粒岩类主要亏损Ta、Nd、P、Sr、Ti等元素,形成于大陆边缘造山带环境。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岩群的变质年龄下限为774.1±3.8 Ma。  相似文献   
3.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藏南普兰县拉昂错—萨嘎县旦嘎东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南带修康群中发现了大量放射虫化石,通过对该区沉积地层的详细调查,结合放射虫化石对原划修康群进行了充分解体,新厘定出侏罗系至始新统7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其中白垩系划分为折巴组与桑单林组。折巴组以杂色硅质岩、泥岩和页岩为主,夹砂岩、玄武岩等,与上覆上侏罗统旦嘎组和下伏下白垩统桑单林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含丰富的早白垩世放射虫化石;桑单林组以杂色石英砂岩、砂岩、泥岩、页岩及硅质岩为主,夹玄武岩等,整合于下白垩统折巴组与古近系蹬岗组之间,含丰富的晚白垩世放射虫与有孔虫化石。白垩系折巴组与桑单林组的建立与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中生代特提斯洋盆区(雅鲁藏布江南带地层分区)的岩石地层沉积序列,提高了地层的研究水平,为研究该区沉积古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离龙类是热河生物群具有代表性的脊椎动物,在辽西等地广泛分布,而冀北地区作为热河生物群的重要产地,在白垩纪地层中尚未发现离龙类信息.本研究在冀北滦平盆地确认了离龙类化石的存在,化石为满洲鳄未定种和离龙类未定种,产出于九佛堂组,时代为早白垩世.此次发现填补了河北省早白垩世离龙类化石的空白,为研究冀北热河生物群的生态环境和生命演化提供了新材料,对于研究中国北方热河生物群离龙类地理地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利用确定上覆、下伏地层时代与区域地层对比方法,结合邻区古生物年代特征,对西藏普兰北喜马拉雅分区下石炭统进行了厘定。普兰地区早石炭世受沉积环境与物质供应量等因素影响,岩性、岩石组合特征与邻区略有差异,其下部以变质粉晶灰岩为主夹变质泥质粉砂岩,厘定为亚里组;上部以变质细粒砂岩为主夹变质粉晶灰岩,厘定为纳兴组。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X-射线无定型氢氧化铝与卤水中 LiCl的作用前已报导。平衡产物为:LiCl·2Al(OH)_3·nH_2O。碳化法提锂的焙烧浸取工序就是促使该化合物中 Li 与 Al 分离完全。根据该化合物的热分解特性和条件试验(差热分析曲线上有两个吸热峰;900°和350℃)。本工作重点在于,探讨不同盐类对该化合物影响,寻找工艺过程中影响焙烧浸取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河北兴隆复式叠瓦扇构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波  刘洪章 《地质科学》1997,32(2):165-172
河北省北部兴隍-平泉复向斜的西端发育了一种特殊类型的推覆构造,该推覆构造具有三重结构的特点,即由上叠瓦扇、下叠瓦扇和下伏系统组成。上叠瓦扇可以分为被分支断裂分割的太古字、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和寒武-奥陶系5个逆冲岩席;各分支断裂上陡下缓,向下逐渐归并于F1主逆冲断裂上。F1断层下的石炭-二叠系也发育了一组叠瓦状逆冲断层,形成了与上叠瓦扇具有不同变形特征的下叠瓦扇。由于这一构造特殊的两套叠瓦扇结构,故笔者称其为复式叠瓦扇构造,这是一种新的推覆构造类型。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北部兴隍-平泉复向斜的西端发育了一种特殊类型的推覆构造,该推覆构造具有三重结构的特点,即由上叠瓦扇、下叠瓦扇和下伏系统组成。上叠瓦扇可以分为被分支断裂分割的太古字、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和寒武-奥陶系5个逆冲岩席;各分支断裂上陡下缓,向下逐渐归并于F1主逆冲断裂上。F1断层下的石炭-二叠系也发育了一组叠瓦状逆冲断层,形成了与上叠瓦扇具有不同变形特征的下叠瓦扇。由于这一构造特殊的两套叠瓦扇结构,故笔者称其为复式叠瓦扇构造,这是一种新的推覆构造类型。  相似文献   
9.
西藏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石炭纪仅发育杜内期一维宪期沉积,时间跨度约30Ma,含亚里组与纳兴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据吉隆沟地层的特征可识别出潮坪、三角洲及浅海陆棚等沉积相。由层序界面性质与地层结构特征划分为2个Ⅰ型层序、7个Ⅱ型层序、2个层序组,属1个超层序。多数层序仅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于2000-2005年在藏西南地区进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先后发现了古人类活动遗迹点13处,共采集到各类石器、古陶片、骨片等1697件,为雪域高原古人类发展演化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经研究认为,主要为中石器文化时代的产物,部分有新石器文化的叠加,仅个别为旧石器文化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