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青白口系石碌群属于一套海相沉积经变质的以细粒碎屑岩、泥岩及镁质碳酸岩夹火山岩为原岩的变质岩系组合,赋存有沉积变质型铁矿和热液型铜钴矿。岩石经历了多期次变形作用的改造,总体表现为由褶皱变形往韧脆性断裂变形演化的特征,褶皱变形包含了三个变形序列的构造形迹组合。与铁矿主成矿期密切有关的NW向石碌复向斜属于海西.印支期造山运动...  相似文献   
2.
根据海南岛东方地区地质调查最新成果,对《海南省岩石地层》晚更新世八所组层型剖面进行精细研究,通过6个钻孔剖面层序、粒度、重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峰值及与中更新统北海组的接触关系等特征,认为该地区八所组为陆相冲洪积沉积形成,其与北海组物源一致。因此东方地区的八所组与北海组实为同一套地层。应将东方地区原八所组归于北海组,从而导致整个海南岛地层格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钼矿床Re-Os年龄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已发现的钼矿床(点)在空间上或成因上多与北西向或近南北向构造以及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方法,对海南岛罗葵洞、文且、石门山三个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进行了精确定年,分别获得了99.7±0.4 Ma、104±1.0 Ma、88.6±1.0-80.2±0.6 Ma的成矿年龄,显示海南岛钼矿具有多阶段或多次成矿作用的特点(一次发生于约100Ma,另一次发生于80~88Ma间),形成于大陆边缘岩石圈拉张减薄、软流圈地幔上涌的伸展构造体制。  相似文献   
4.
蒙花岭组是新建的岩石地层单位,指定蒙花岭剖面为正层型剖面。岩性为一套高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由变质石英细砂岩、各类片岩、绢云千枚岩夹细粒石英岩及数层变质基性―酸性火山岩组成。在剖面的下部第8层及上部第24层含丰富的藻类化石,地质时代为寒武纪;在剖面中部第16层变质火山岩中采人工重砂样、锆石U-Pb测年结果为499±6Ma~527±48Ma,地质时代为寒武纪中晚期。故将蒙花岭组划寒武系黔东统(∈2)到芙蓉统(∈4)。  相似文献   
5.
鹦歌岭白垩纪红盆中的韧性剪切带由糜棱岩系列岩石组成,发育线理、面理和褶皱构造,具有拆离活动的运动学特征。变形差应力变化在27.2~66.2MPa之间,变形温度高于500℃。近垂直的挤压和近水平的伸展显示剪切带的形成与深部岩浆上侵作用有关,对进一步认识海南岛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以及岩浆侵位机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五地区抱板群经历了漫长的多期变形作用过程,总体呈现出由深层次→中浅层次的构造变形景观,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岩层。变形相分析表明赋存于该构造岩层中的晶质石墨矿和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形成于固态流变阶段,认为在亚南甫背斜的东、西两侧分别存在新的隐伏晶质石墨矿和伟晶岩型白云母矿。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琼中地区琼中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琼中地区琼中岩体为钙碱性的铝弱过饱和型花岗岩,具有壳源物质来源,岩石普遍发育定向组构,生成于同碰撞期—晚造山期。其锆石U-Pb年龄为226. 5±2. 9~234. 2±2. 3Ma,为晚三叠世。通过区域分析,认为海南岛海西—印支期花岗岩从西往东,具有由老至新的演化规律,形成了略向南面突出的弧状面理构造。表明同期造山活动消减方向由西至东,呈现出剪刀式闭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海南东南部韧性剪切变形带断续出露于芒三水库—吊罗山林场—兴隆—线,走向北东,岩石有构造片麻岩和糜棱岩化花岗岩,主要矿物组成为长石、石英、黑云母.岩石发育“S-C”组构、“δ”型旋转碎斑系、云母鱼等变形组构,指示具有右行剪切活动的特点.根据矿物组成及变形特征,认为其变形环境相当于低角闪岩相,属于沿剪切带侵位并发生同步变形的产物.在芒三水库、吊罗山林场两地测得岩石锆石激光ICP-MS法年龄分别为284.3±1.3 Ma、265.9±1.3 Ma,属二叠纪形成.剪切变形带的发现及其年代学的厘定,对深入研究海南岛构造-岩浆作用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村韧性变形带主要由糜棱岩系列岩石组成,其强应变带和弱变形域分带明显。发育线理、面理、褶皱构造。变形差应力为34.1~62.2MPa。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Au,Ag,Pb,Zn和As等亲硫元素组合于构造带中贫化,Cu含量变化不明显,Sb,Sn和Bi等“中高温”元素则富集,反映了构造带大致形成于中高温环境,与矿物变形相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0.
海南千家地区主要断裂带特征和控岩控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千家地区断裂带主要有NE、NW、SN向,力学性质为张扭性和压扭性,生成于燕山期。SN向断裂带形变和蚀变程度最强烈,以强烈富集Ag、Pb、Zn、Au、Mo为特色,元素分异富集能力极强,元素的分带现象较明显,其控矿作用较强。NE向断裂带元素含量波动幅度大,常呈现出不同的元素组合分带。而NW向断裂带控矿作用相对较弱,元素含量波动幅度小,聚集能力相对较差,分异程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