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生栋 《地质与勘探》2020,56(4):675-687
寒山金矿床产于北祁连西段加里东褶皱带北缘,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加强其控矿构造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对矿区勘查意义重大。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发现矿区内赋矿地层为奥陶系阴沟群火山碎屑岩。矿区内褶皱构造及韧-脆性剪切带发育,联合控制了矿体的分布。韧-脆性剪切带发育在褶皱两翼,受层滑剪切系统控制。矿体产在背斜转折端及两翼韧-脆性剪切带内,呈楔形产出,向下迅速尖灭。研究认为,矿体主要富集在韧-脆性剪切带发育部位,矿体的富集程度与蚀变带规模正相关,靠近背斜转折端的位置为矿体富集地段,多阶段成矿作用同部位叠加构成富矿体。  相似文献   
2.
位于祁连山东端的甘肃省罗家峡磷矿是一个大型低品位磷矿床。长期以来,赋矿地质体的岩石类型及矿床成因存在着争议。文章从岩石矿物学、岩石化学、矿床学等方面分析了罗家峡磷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含矿岩石为角闪石闪长岩,具有酸度、铝质及全碱偏低,而P、Ti、Ca、Mg、Fe等元素含量偏高的特征,属于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类;矿体产于岩体顶部及边部,矿石自然类型以角闪石闪长岩型为主,矿石矿物为晶质氟磷灰石,以侵入岩副矿物的形式存在;矿床受侵入岩内接触带控制,属于侵入岩型磷灰石矿床。通过对比,该矿床与长江中下游一带气化热液交代-充填成因的玢岩型铁(磷)矿床存在明显区别,是一种独立的闪长岩型磷灰石矿床。  相似文献   
3.
滴水山金矿床为北祁连造山带西段赋存于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滴水山金矿区安山质晶屑凝灰岩年龄为(479.7±6.9)Ma,形成时代为早奥陶世,花岗闪长岩年龄为(426.9±6.7)Ma,时代为中志留世,含金黄铁绢英岩锆石U-Pb年龄(482.7±9.5)Ma,代表了赋矿火山岩的形成年龄,成矿时代应晚于(426.9±6.7)Ma;岩矿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赋矿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Th),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P、Ti),岩矿石稀土元素配分形式基本一致,呈右缓倾,轻稀土相对富集,具弱的铕负异常,形成于洋壳俯冲的岛弧环境,由俯冲板片脱水产生的流体交代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在岩浆向上运移的过程中遭受了上地壳混染。花岗闪长岩SiO2=67.48%~72.68%,K_2O+Na_2O=7.15%~7.44%,里特曼指数δ值1.78~2.07,铝质指数A/CNK介于0.95~1.19,富集K、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分配曲线呈右倾,轻稀土相对富集,具中等铕负异常,属钠质钙碱系列、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类,形成于弧-陆碰撞的火山岛弧环境,具壳幔混合成因的特点。综合区域地质资料,滴水山金矿成岩成矿构造背景为早奥陶世北祁连洋盆向阿拉善陆块之下俯冲,形成岛弧火山岩,为矿源层;中志留世,因弧-陆碰撞,形成同碰撞花岗闪长岩,晚志留世后造山作用及造山后的伸展,导致金的富集。  相似文献   
4.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区构造活动频繁且复杂,查明矿区构造规律,是实现深部找矿突破的必经途径之一。文章在充分挖掘区域及以往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矿区内成矿后断裂系统--F1断裂系统分析研究,发现F1断层角砾岩呈棱角状,深部产状北倾,断层发育在龙首山岩群一侧,无法仅靠现今的叠置关系解释F1的演化。结合潮水盆地研究成果,总结出F1与潮水盆地同步演化和发展的特征和历程:早-中侏罗世断陷成盆期,F1形成同生正断层,后期受青藏高原隆起产生的水平挤压,改造为左行逆断层;其他断裂构造是F1的派生(次生)断裂,在统一的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具内在的成生联系,F8是F1的分支断裂,为“入”字型构造。研究表明,Ⅰ、Ⅱ、Ⅳ矿区地层及岩矿体,浅部主要通过F1反转及次级断裂的形式,由南南西向北北东发生位移,产状由西向东逐渐变缓,岩石完整性受到破坏;深部超基性岩体则基本保持了其原始侵位形态,受影响较小;岩矿体深部连续延伸地段为找矿有利部位,对深部勘查具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