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3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壮  王剑锋 《岩土力学》2018,(3):1123-1129
颗粒土的微观力学行为(如土颗粒的运动与破碎等)决定着其宏观应力-应变行为,如应变局部化、应力硬化等。为研究颗粒土的微观力学行为,开发了一台微型三轴试验装置。它的轴向加载系统由伺服控制的步进转动马达与涡轮传动的减速器组成,围压由GDS压力控制器提供,压力室采用高透光率,高强度的轻质材料制成。借助于X射线显微CT及图像处理分析技术,该装置能实现对干砂土微尺寸试样(直径为8 mm,高度为16 mm)在三轴剪切条件下微观特性的无损检测。采用该三轴试验装置对粒径为0.60~1.18 mm的LBS(Leighton Buzzard sand)试样在1.5 MPa的围压下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试验装置测得应力-应变曲线合理,显微CT图像特征清晰,能够用于颗粒土体微观土力学行为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深埋隧道围岩微震源定位难且精度不高等问题,采用启发式算法——引力搜索法(GSA)对隧道围岩微震源位置进行搜索,并将该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的搜索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双速度模型和三速度模型下,引力搜索法相较于粒子群算法和单纯形法,都具有快速收敛、精度较高的优点,且与震源位置的距离能够控制在10 m以内。对双速度模型,引力搜索法的精度相对于单纯形法提高了83.71%,相对于粒子群算法提高了7.77%。对三速度模型,引力搜索法的精度相对于单纯形法提高了70.67%,相对于粒子群算法提高了39.36%。可见,该方法为深埋隧道微围岩震源定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剑锋  李平  张旭  马小青 《北京测绘》2011,(1):73-75,80
结合<苏州市影像地图集>的编制,针对影像地图制作过程中数据矢量化阶段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运用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影像地图制作中数据矢量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南山区某铁路隧道口上部广泛分布着高位危岩体,对下部隧道建(构)造物具有严重的威胁。采用Rockfall Analyst软件对该隧道上部五类不同尺寸的高位危岩体进行三维运动轨迹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研究区的高位危岩落石具有弹跳高度大、速度快、冲击能量高的特点;弹跳高度、运动速度与危岩落石的质量无关,冲击能量大小与落石质量成正比。分析表明:该地区高位危岩体的防护应避免单一防护措施,建议综合使用多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砂土等散粒体在剪切过程中的能量存储及耗散是其宏观力学响应的深层原因,但因量测难度较大而研究较少。将考虑抗转动的接触模型引入离散元软件PFC2D,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各种能量量测方法,并在平面应变双轴压缩试验中采用该方法统计密实散粒体在剪切过程中的能量演化规律。采取了4种耗散类型,即滑动-滚动(S-R)、滑动-非滚动(S-NR)、非滑动-滚动(NS-R)和非滑动-非滚动(NS-NR)。结果表明:密实散粒体加载时能量耗散以滑动摩擦为主;且小应变加载阶段,外力功主要转化为弹性应变能,但同时也存在均布于试样的耗散能;随着应变的增加,外力功的转化形式逐渐过渡为以耗散能为主,且集中分布在带状区域内;各个加载阶段的摩擦耗散均存在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6.
氧化还原作用对自然界很多矿物的形成和分解都有很大影响,它是控制变价元素的分布、迁移、分散或集中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成矿介质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含矿岩石的氧化还原性质,对揭示矿床形成机理,发现矿化规律和普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界的很多元素都具有几种不同的价态,例如,铁有Fe~0、Fe~(2+)、Fe~(3+),铜有Cu~0、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中生代产铀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铀火山岩与非产铀火山岩存在岩石、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特征性差异;中国东部产铀火山洼地均形成于幔隆翼部重力高梯度带基底隆起构造环境,而火山洼地中铀的晚期主成矿作用,则以白垩纪拉张环境下贯入的中基性岩脉为先导,随后与之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8.
浙西北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广泛的野外调查研究和大量的分析统计数据,讨论了浙西北火山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重点探讨了劳村组、黄尖组和寿昌组的含铀性及岩性、岩相、构造和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成矿溶液的成分、性质、温度和铀的迁移形式,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铀成矿的时空规律。  相似文献   
9.
10.
XSh铀矿田是一个典型的受破火山口控制的火山洼地型铀矿田.本文在前人工作所取得的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经过野外和室内研究,对矿田内铀成矿的地球化学特征作了初步分析和总结.重点讨论铀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