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肺化纤汤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肺间质病变(ILD)气阴两虚、痰瘀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RA-ILD气阴两虚、痰瘀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以补肺化纤汤联合吡非尼酮治疗,对照1组以补肺化纤汤治疗,对照2组以吡非尼酮治疗。3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咳嗽、气促、疲劳乏力、两肺Velcro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类风湿因子(RF)及肺部HRCT评分、肺弥散(DLco)肺功能(FEV1/FVC)变化。结果:治疗组30 例全部完成观察,对照1组脱落2 例,对照2组脱落4 例。在改善肺部HRCT积分、FEV1/FVC、DLco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RF水平方面,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肺化纤汤联合吡非尼酮治疗RA-ILD气阴两虚、痰瘀阻肺证可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八所组是琼东北晚第四纪一个重要地层单位,同时也是河流Ⅱ级阶地(T2)的主要沉积地层,其形成年代对该区域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及地壳运动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为了限定其形成时代,文章采取ESR的方法,对广泛分布于琼东北珠溪河及古三江河一带的八所组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测年。结果表明:该套地层形成于晚更新世中晚期(64.36 ka~18.40 ka BP);沉积时代对应末次冰期MIS4~MIS2阶段;河流的下切与T2阶地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琼东北海平面的频繁波动及地壳的间歇性抬升;此外,分布于现代海岸风沙强烈作用地带的老红砂与八所组属同期异相的风成堆积,应与八所组地层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3.
应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方法,对青藏高原北部卡巴纽尔多地区巴颜喀拉山群碎屑岩系中酸性火山岩夹层岩样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安山质凝灰熔岩(样品B4989-6)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08.1±0.8) Ma,英安岩(样品B4989-3、B4983-1)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06.1±1.2) Ma、(208.2±1.3) Ma,石英粗安岩(样品B4978-1)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07.5±1.1) Ma,流纹岩(样品B4965-1)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03.8±1.9) Ma,英安岩(样品B4959-2)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05.1±1.8) Ma,说明该地区巴颜喀拉山群形成于晚三叠世晚期(瑞替期),而非前人认为的早—中三叠世。该套火山(碎屑)岩的测年结果为巴颜喀拉山群三叠纪复理石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带经历了从洋壳俯冲到陆-陆碰撞及后碰撞伸展的造山过程, 但对古特提斯洋闭合时间一直存在争议,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晚二叠世格曲组沉积盆地原型及中上二叠统之间不整合关系代表的构造事件。本文对东昆仑红石山地区格曲组火山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 岩石富集Rb、Th、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HFSE), 具有大陆岩浆弧的地球化学特征。火山岩具有高Ba/Th比值(53.6)、Th/Ce比值(0.23)、Nb/Ta比值(18.35)及低Dy/Yb比值(1.42), 表明晚二叠世火山岩由枕状玄武岩和洋底沉积物等洋壳物质俯冲至60 km左右深度时熔融所形成。锆石U-Pb定年表明, 格曲组下部碎屑岩段流纹质凝灰岩和英安质沉凝灰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57.5±2.5) Ma和(256.2±4.8) Ma, 上部灰岩段粗安质晶屑凝灰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51.8±2.3) Ma。结合区域上已报道的格曲组及花岗岩研究成果, 认为古特提斯洋在晚二叠世开始向北俯冲消减, 沉积于弧前盆地的格曲组为古特提斯洋向北初始俯冲的沉积响应, 而格曲组与下伏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关系记录了古特提斯洋晚二叠世开始向北俯冲这一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漠河盆地东北部"上侏罗统"开库康组的研究,发现了其与下伏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之间的不整合面,同时对开库康组砂岩和火山岩夹层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的2个样品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均为159 Ma,反映了沉积下限不早于晚侏罗世;在其内的火山岩夹层中获得的岩浆锆石206Pb/238 U年龄分别为(136.6±1.9)、(137.5±2.5)Ma,该年龄与开库康组内发育的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晚期化石组合和Ruffordia-Onychiopsis早期化石组合反映的时代吻合,表明开库康组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而非原划分的晚侏罗世。开库康组形成时代及其下伏地层锆石U-Pb年龄揭示了构造不整合面形成于137~145Ma,进一步约束了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之后漠河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时间及从侏罗纪伸展盆地转化为白垩纪挤压山间盆地的时代。开库康组时代的重新厘定对进一步研究漠河盆地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对油葫芦沟蛇绿岩中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其形成环境。油葫芦沟蛇绿岩中玄武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具有低钾富钠的特征,属低钾(拉斑)系列。玄武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图表现为近平坦型,轻重稀土富集不明显,属于亏损地幔(N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和Sr出现负异常,高场强元素(HFSE)Nb、Ta、Hf、Zr无负异常,表现出大洋中脊幔源岩浆作用的特征。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油葫芦沟玄武岩属于典型的亏损型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研究结果表明油葫芦沟蛇绿岩中玄武岩为北祁连洋洋壳的组成部分,北祁连洋在晚元古代—晚寒武世为典型的大洋中脊环境。  相似文献   
7.
6H多型尼日利亚石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尼日利亚石(Nigerite)系自然界稀有的一种含锡矿物,在我国发现得很少,目前国内有关它的研究报道有彭志忠教授等人的文章。该矿物首先由雅克布逊等于1947年从尼日利亚某伟晶岩中发现,后又在苏联、葡萄牙、西班牙、巴西以及芬兰等国找到了一些新产地。最近在对我国湖南一个接  相似文献   
8.
琼东北晚新生代断裂活动及其对东寨港沉降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琼东北的1605年琼州7.5级大地震曾导致大面积陆陷成海。前人研究多关注陆陷成海机制,但对该区晚新生代断裂活动及其控制下的沉降过程与构造机制一直缺乏深入研究。在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钻孔揭露和大地电磁探测(EH4)结果等资料发现,东寨港地区自西向东可分为演丰火山岩台地、东寨港潟湖平原和锦山剥蚀台地三个构造地貌单元,并且不同地貌单元间明显受到区域上北西向正断层活动的控制。根据86个钻孔资料制作的东寨港地区新近纪以来不同时期沉积物等厚度图显示,该区的沉积中心从新近纪以来存在由西向东迁移过程,沉积速率也存在明显的变化。中—上新世、早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12 mm/ka、10 mm/ka、67 mm/ka和1 922 mm/ka,显示中更新世之后沉积速率骤然增大,并在全新世达到最大。综合分析认为,北西向铺前—清澜断裂第四纪正断层活动控制了东寨港地堑的发育与东寨港陆陷成海及其震后地壳持续下沉;东寨港凹陷晚更新世以来处于快速加积过程中;相邻的锦山剥蚀台地长期以来处于相对稳定或微隆升状态,并很可能属于雷琼凹陷之外的构造地块,雷琼凹陷是否应囊括锦山剥蚀台地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商榷。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尼日利亚石(Nigerite)系自然界稀有的一种含锡矿物,在我国发现得很少,目前国内有关它的研究报道有彭志忠教授等人的文章。该矿物首先由雅克布逊等于1947年从尼日利亚某伟晶岩中发现,后又在苏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全主动脉CTA影像学数据实现教学模型的3D打印。方法:本课题拟利用高端CT扫描装置进行数据采集,优化扫描条件,从而生成符合3D打印要求的影像,并将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与数据转化。结果:将3D影像进行图像处理与数据转化后利用3D打印机进行全主动脉教学模型制备。结论:全主动脉教学模型的3D打印制备可以完善教学模型质量与数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