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叠合型沉积盆地,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四川盆地具有突变型和渐变型两类盆山结构,二者的构造样式存在明显差异,对盆地及周缘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解析盆地及周缘地质构造,明确了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样式;详细对比分析已有的地热勘查案例的异同性,提出了褶皱型、单斜型和褶皱—断裂复合型等3大类水热型地热资源的构造成因模式;认为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与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形成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1)频繁不均匀升降运动导致构造—沉积格局分异,控制着地热储盖层岩性、组合及区域展布;2)构造抬升形成的不整合面和古岩溶作用极大改善了地热储层的孔渗物性和流体输导能力,形成了优质的碳酸盐岩孔洞型热储;3)断裂可能是地下热水的补给通道和输导系统,亦或是阻隔屏障,取决于断裂类型和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4)地下热水易于沿具走滑分量断层和张性断层进行补给和输导。  相似文献   
2.
章旭  勾莹  倪云林  滕斌  刘珍 《海洋学报》2016,38(1):133-142
基于线性势流理论,利用高阶边界元法研究了规则波在三维局部渗透海床上的传播。根据Darcy渗透定律推导出渗透海床的控制方程,利用渗透海床顶部和海底处法向速度和压强连续条件得到渗透海床顶部满足的边界条件。根据绕射理论,利用满足自由水面条件的格林函数建立了求解渗透海床绕射势的边界积分方程,采用高阶边界元方法求解边界积分方程进而得到自由水面的绕射势和波浪在局部渗透海床上传播过程中幅值的变化情况。通过与已发表的波浪对圆柱形暗礁的时域全绕射结果对比,证明了本文建立的频域方法计算波幅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利用这一模型研究了三维矩形渗透海床区域上波浪的传播特性,并分析了入射波波长、海床渗透特性系数等参数对波浪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查明日喀则地区地下水含水层结构和特征,评价水文地质参数,以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科学为基础,分别对大地电磁测深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解释推断了该地区地层、覆盖层厚度、含水层结构等。同时建立了单孔水文地质参数测井模型,对含水层的深度、厚度、渗透系数、孔隙度、地下水矿化度等进行了估算,对涌水量等进行了推测。应用结果表明,测井解释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综合物探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以北票反向渗滤取水工程为原型,通过对渗流场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并采用大口井法、渗渠类比法、垂向入渗系数法及辐射井公式替换法分别对模拟试验中不同取水部位的取水量进行计算,分析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四种计算方法中大口井法计算值较小,与实际取水量相差较大;渗渠类比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出水量相矛盾;辐射井公式替换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出水量相差亦较大;垂向入渗系数法的计算值与实测最大出水量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评价油砂储层各项地质参数,以四川盆地厚坝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油砂矿藏为例,确定了油砂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相关测试数据,针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以及油砂矿含油率等建立了测井解释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测井解释的孔隙度、含油率与测试结果误差小,渗透率基本在一个数量级。测井方法能有效分析油砂储层地质特征,为油砂资源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成都市红层水井运行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方式对成都市红层水井展开调查,并运用标准指数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红层区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成都市红层水井综合使用率为69.21%;有30.79%的水井因水量小(或无)不具备使用价值、水质感观不好、垮井、建设用地占用水井、搬迁以及使用代替水源等原因不再使用;搬迁为水井废弃主要因素,占未使用水井总数的32.29%。地下水质量评价表明,红层水井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占取样总数42%的水井处于较差~极差状况,硝酸盐、总硬度为主要超标指标。为此提出了加强红层水井管理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青藏高原冈底斯成矿带水文地质研究内容,从钻孔实际揭露的地层特征出发,结合试验确定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利用测井数据建立矿化度、孔隙度、渗透系数、单孔涌水量等水文测井解释模型,经实际测井资料数据处理及综合解释,结果表明,测井解释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与试验值吻合度高,应用效果明显。首次在青藏高原冈底斯成矿带采用测井方法建立起了第四系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评价模型,为该区水文地质勘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章旭  郝红兵  刘康林  毛武林  肖尧  张文 《中国地质》2020,47(6):1702-1714
通过沃卡地堑盆地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行热储温度、补给高程计算,建立沃卡地堑地下热水系统中-高温地热概念模型。结果表明,沃卡温泉为中偏碱性水,溶解性总固体较低,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Na型、SO4·Cl-Na型、HCO3·SO4-Na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沃卡盆地地下热水系统具有大气降水补给、浅循环地下水的特征,热水以深部熔融体为热源,受控于沃卡半隐伏控热断裂构造,但受裂隙潜水或地表冷水的混合作用,其Na-K-Mg平衡图表现为部分平衡或混合水。利用混合模型对热储真实温度进行估算,得到热储的温度范围为120~200℃,冷水混入比例为70%~83%。  相似文献   
9.
象牙泉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因其钙华沉积酷似“象牙”而闻名。开展象牙泉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钙华景观的地质环境保护,对雅鲁藏布江构造带古环境演化、新构造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象牙源泉及其钙华沉积为研究对象,通过钙华成分、泉水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了象牙泉及钙华景观的形成机制,估算了钙华形成年代,讨论了钙华景观演化趋势。结果表明:象牙泉出露高程3 208 m,温度16.1 ℃,pH值6.06~6.64,溶解性总固体1 521.1~1 524.2 mg/L,为中偏弱酸性微咸水;阳离子以钠和钙为主,阴离子以碳酸氢根和氯离子为主,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象牙泉具有较高的氯、钠及稍高的溶解性总固体特征,其氢氧同位素分布于全球大气降水方程线附近,说明象牙泉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具有较长的径流途径和缓慢的循环速度,水岩作用强烈。象牙泉为溶解沉淀型,其化学组分来源于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碳酸盐岩矿物、硅酸盐岩矿物的溶解。象牙泉钙华沉积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酸钙,占63.07%;次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占10.19%;属钙华为主、硅华次之的常温泉类钙华。钙均衡估算表明,象牙泉钙华形成于1.38万年前,其沉积速率约为0.27 mm/a。  相似文献   
10.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低碳、储量丰富、安全优质的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壤古温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阿坝州壤塘县,为松潘-甘孜褶皱带地热资源空白区钻获的优质地热资源,井口水温39.5℃,自流流量1 500 m3/d,属富含偏硅酸、偏硼酸、锶的氟、锂优质热矿水,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文章以壤古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研究,探讨了地热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壤古温泉pH值6.7~7.1,溶解性总固体2 050~2 760 mg/L,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水岩作用强烈。其氢氧同位素分布于全球大气降水方程线附近,说明热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Na-K-Mg平衡图表现为未成熟水,表明热水受裂隙潜水或地表冷水强烈混合作用。基于传统地热温标、硅焓混合模型、Cl-校正估算热储温度为138~183.3℃,冷水混合比例为77.9~84.3%。综合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揭露特征,本文构建了壤古温泉成因概念模型,可为壤古温泉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