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心地质编录是收集和观察研究岩心中所赋存的各种地质信息和地质现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本文根据具体实践经验,简要介绍了岩心地质编录工作的3个阶段以及贯穿于编录工作始终的取样工作。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以古近纪构造相对宁静期和新近纪以来构造强烈活动期为特征.新近纪以来强烈的构造挤压,使盆山结合带中的中新生界遭受大幅度抬升剥蚀和褶皱冲断,早期形成的铀矿化被抬升暴露于地表,强烈的剥蚀沉积作用使铀元素在新生代发生活化迁移,形成与古近纪海退相关的泻湖相蒸发型铀矿化、与陆内造山区域差异升降相关的氧化带型铀矿化和与油气还原有关的铀矿化.  相似文献   
3.
查汗通古凹陷为库米什盆地北西端一个山间小凹陷,位于富铀古生代花岗岩基底之上。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赋存有厚度巨大的超低品位砂岩型铀矿化。从铀源、含矿建造、构造演化、氧化带、铀矿化特征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该区铀源丰富。西山窑组属一套冲积扇体系的含碳碎屑岩建造,砂体发育,含矿层为第二、第三、第四等3个岩性段。构造演化上存在中侏罗世、渐新世两次沉降接受沉积过程,及晚侏罗—始新世、中新—全新世两次抬升剥蚀过程。西山窑组第一、第五岩性段发育面状潜水氧化带,第二、第三、第四等3个岩性段局部发育氧化带,铀矿化产于氧化-还原过渡带附近,多为砂岩型,少量泥岩型。成矿后压实与构造挤压作用使砂体胶结致密,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地浸开采铀。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北缘铀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北缘包含南天山山前褶皱-冲断带及库孜贡苏断陷.文章介绍了研究区构造、地层、后生蚀变和铀矿化特征,并进行铀成矿前景分析,认为南天山山前褶皱-冲断带中、西部在构造上属相对稳定地段,对后生铀成矿较有利,有利找矿地段为该带乌鲁克恰提至乌恰一带,有利找矿层位为中侏罗统杨叶组、塔尔尕组和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中侏罗统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下白垩统找矿类型为次生油气还原型,下白垩统找矿前景优于中侏罗统.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塔里克铀矿点区域地质背景、矿点地质概况、含矿岩系和铀矿化特征及其成因类型,认为铀矿化成因属于层间氧化带型,“倒卷状”铀矿化为构造隆升前形成的“古矿化”。通过分析铀矿化带走向延伸特征和地貌特征,指出了找矿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6.
阿种明 《新疆地质》2001,19(1):77-78
乌库尔其地区位于伊宁坳陷南缘斜坡带中部乌库尔其舒缓背斜及其两翼,属于构造较稳定区。区内铀成矿层位是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的含煤碎屑岩建造。自下而上发育12层煤,共发育8个旋回。旋回内粗粒沉积物主要为透水性良好的含砾砂岩、砂岩及砂砾岩。细粒为泥岩、粉砂岩和碳质泥岩及煤。除煤层外,均为良好的隔水层。多数旋回具下粗上细的半沉积韵律,个别为全沉积韵律。具备稳定的“泥岩-砂岩-泥岩或煤”结构。除第VI旋回外,其他旋回砂体较发育,单个砂体厚度2~30 m不等。砂体发育较好的旋回有第I、II、V1、V2-2、VII1、VII2和VIII等…  相似文献   
7.
新疆察布查尔山早石炭世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种明  岳淑娟  刘郁  魏虎 《新疆地质》2006,24(3):244-248
察布查尔山位于伊犁-伊赛克湖微板块的南部,出露最老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一套浅海相-陆相基性-酸性火山岩建造.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该火山岩整体碱度较高,碱性和亚碱性系列共存,正常类型和钾质类型共存,SiO2过饱和或低度不饱和.K2O平均含量3.4%,K2O/Na2O值多大于0.6,中基性岩Al2O3含量多大于16%.玄武岩RbN/YbN值4.5~19.9,属强不相容元素富集型.酸性岩CeN/YbN在5.2~7.2之间,显示地壳熔融特点.结合图解判别,确定早石炭世火山岩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8.
车排子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其中-新生界已发现有砂岩型铀矿,前人针对该地区铀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进行了一定的论述,但铀控矿因素尚不明朗。文章通过车排子地区铀矿勘查钻孔、部分石油钻孔柱状图、柱状对比图以及天然伽马值等资料,以沙湾组一段3砂组为例,对砂岩型铀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车排子地区中-新生代地层呈向南倾的缓坡,新地层多超覆在老地层之上,对后期含氧含铀水广泛入渗较不利;逆时针旋转构造作用使沙湾组尖灭带呈北东走向,东北部埋深浅处为现今地下水补给区,西南部埋深深处为现今地下水局部排泄源;沙湾组一段3砂组西北部发育来自北部方向扎伊尔山的“近源”扇三角洲砂体,南部和中东部发育来自西南方向“远源”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在研究区中北部,双物源砂体叠置连通,“近源”砂体中自北西向南东发育的氧化带延入“远源”辫状河砂体,在其前锋线附近形成和发育放射性异常或铀矿化,具有较好的砂岩型铀成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浅谈苏阿苏地区构造特征和铀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种明  王保群 《铀矿地质》2002,18(5):273-277
苏阿苏地区划分为南部向斜带、中间凸起带和北部单斜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章认为铀成矿作用发生在这些次级构造单元形成之后,且具有找矿前景的是南部向斜带水西沟群第Ⅱ、Ⅲ、Ⅴ、Ⅶ旋回砂体和北部单斜带水西沟群第Ⅰ、Ⅱ、Ⅲ、Ⅴ旋回砂体及小泉沟群砂体,从容矿层位连续性、分布面积、砂体特征及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等成矿条件看,北部单斜带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均优于南部向斜带。  相似文献   
10.
库车坳陷周缘的铀矿化非常活跃,蕴藏于上新统库车组下段的砂岩型铀矿的控矿要素、成矿机理、成矿规律,特别是远景选区是近年来铀矿地质学家关注的重点.笔者充分依据区域地质资料、野外地质调查和勘查钻孔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试图在构造?沉积?地形地貌的盆山耦合机制中,遵循砂岩型铀矿的普遍成矿机理、按照由源到汇的研究思路,剖析砂岩型铀矿形成发育的关键控矿要素、时空配置关系,从铀成矿系统分析的角度揭示库车组关键控矿要素的协同控矿机理,以期为铀矿勘查提供战略服务.主要认识有:新生代南天山造山带的大规模陆内逆冲推覆作用既控制了库车组含铀岩系的充填演化过程,也制约了库车组下段铀成矿的基本格局和成矿作用过程,盆山耦合机制是驱动砂岩型铀矿形成发育的原始驱动力.南天山造山带岩浆岩分布规模虽然有限,但在托木尔峰一带存在富铀花岗岩.充分发育的地表水流域系统,一方面能够携带造山带的碎屑物堆积于库车坳陷,从而分阶段形成系列的大型物源?沉积朵体,造就了潜在的含铀岩系和优质的铀储层.另一方面,穿越造山带富铀花岗岩的流域系统,不仅通过物理搬运为铀储层提供了原始微量铀的积累,而且通过衍生的地下含矿流体系统促进了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发育以及成矿所需的溶解铀质.在库车坳陷,近东西向展布的构造行迹限定了含矿流场和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空间(拜城凹陷),铀矿化集中发育于区域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附近(特别是南部“阻水面”一侧).在拜城凹陷南部边缘,随着具有同沉积生长性质的秋里塔格构造带的不断隆升,区域的含矿流场和层间氧化带被迫向北迁移并发生“左旋”,从而造就了包括日达里克铀矿床在内的“新”“老”两个铀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