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土资源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本文研究探讨他们的关系和对策。国土资源研究的背景国土资源是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资源的总 相似文献
2.
华阳川碳酸岩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阳川碳酸岩位于秦岭造山带与华北地块的交接部位的小秦岭,呈脉状产出,主要由方解石组成。通过流体包裹体测温和拉曼研究显示,华阳川碳酸岩流体包裹体主要由CO2一H20两相、CO2一H20三相(LHh2o+Vco2,+Lco2.)和含天青石子矿物三种类型组成,并且具有中低温(138—357℃)、中低盐度(11.05%一0.43%NaCl)特征,这说明该碳酸质流体富含CO2和sr等不相容元素,这与典型的碳酸岩流体包裹体特征相似,且该区碳酸岩C—O同位素组成也完全落在原始的火成碳酸岩范围内,并未受明显的后期热液作用,这也进一步表明,华阳川碳酸岩脉在侵位结晶前,已经发生了大量的矿物相的分离结晶,导致其富集挥发分和不相容元素,且具有温度和盐度相对较低的特征,因此它们可能是方解石的堆积体。 相似文献
3.
4.
火成碳酸岩是地表出露较少的幔源岩石之一。实验岩石学研究表明碳酸盐化的橄榄岩和循环的地壳物质(如碳酸盐化榴辉岩或泥质岩)的低程度(<1%)部分熔融均可以产生碳酸岩质的熔体,其中碳酸盐化泥质岩具有最低的熔融温度且更加富碱质、CO2和不相容元素;富CO2的霞石质等硅酸盐岩浆也可以通过不混溶或分离结晶作用产生碳酸岩,用于解释碳酸岩在空间中常与碱性硅酸岩的共生关系。由于碳酸岩熔体具有极低的粘度和高的活性,形成后在上升过程中会将二辉橄榄岩转变为异剥橄榄岩,是引起地幔交代作用和地幔地球化学不均一性的重要介质之一。实验表明在俯冲作用过程中,大多数的碳酸盐在位于岛弧之下的含水熔融并不分解而是被带入到深部地幔并且稳定存在,含碳地幔的熔融又会形成碳酸岩质的熔体,这说明俯冲循环物质可能对碳酸岩的成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碳酸岩的初始熔体成分、岩浆演化、地幔交代作用、成矿特征以及碳从地球深部返回到地表的途径和过程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国火成碳酸岩出露相对较多,分布广泛,因此,加强我国碳酸岩以及伴生硅酸岩的成因研究,同时开展与碳酸岩相关的实验岩石学工作,不仅可以检验现有的成因理论,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国对火成碳酸岩的研究水平;由于其特殊的成因背景,还可为许多存在很大争议的重大地质事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边坡位移突变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开挖是基础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属于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岩土工程问题,不仅涉及土力学典型的强度和稳定问题,而且还包含变形及涉及围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问题。随着大量城镇建设的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基坑越挖越深,工程地质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基坑事故。每一种支护技术和设计方法都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如地层参数、物理模型、边界条件等)为基础。但实际上,地层条件复杂多变,支护机理并非一个模式,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因素还在不断地变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基坑边坡位移超限,对基坑本身的稳定性、周边建筑物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如应急处置不及时、措施不得当,极有可能诱发重大事故。以北京某桩锚支护基坑工程为例,对诱发基坑边坡变形超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稠油油藏主要分布在乌夏断裂带附近及上盘构造高部位.通过对稠油物理及地球化学性质分析,发现该区稠油具高密度、高粘度、高酸值、低蜡、低硫特点,正构烷烃损失严重,胡萝卜烷缺失,藿烷、甾烷和重排甾烷等都有不同程度损失,三环萜烷、妊甾烷和高妊甾烷含量高,非烃+沥青质含量低.结合正常原油、稠油和油砂在平面和剖面上分布特征,认为乌夏地区稠油是次生成因.次生蚀变作用主要包括生物降解作用、氧化作用、水洗作用和扩散作用等,其中以生物降解作用和氧化作用为主.建立了稠油成藏模式,为预测该区稠油油藏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庙垭碳酸岩位于东秦岭武当山隆起的西南缘,呈岩株状产出,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富含稀土矿物,是我国大型轻稀土矿床。该区全岩的C.O同位素数据δ18O=11%o~12.49%o,δ13c=-3.79%。~5.68%0,落在了初始火成碳酸岩的范围之外,表明可能受到高温分离作用的影响。流体包裹体相态较单一,主要由气液两相包裹体和气液三相包裹体组成,均一温度120~400℃,为中低温,盐度为3.89%o一10.48%o为中低盐度,这与典型的碳酸岩中流体包裹体具有相似的特征。通过与牦牛坪典型的岩浆热液脉型REE矿床在C—O同位素、包裹体及微量元素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的成因机制并不相同,庙垭稀土矿床是典型的岩浆型,缺少萤石等热液矿脉,大量矿物的分离结晶,特别是方解石的堆积结晶作用,导致其方解石具有相对较低的均一温度和盐度,这也使碳酸岩岩浆更富集REE,有利于REE成矿。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场发射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场发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物理法改色前后的优质淡水珍珠表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通过对比分析珍珠在微米级至纳米级的范围内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征的变化,证明珍珠质层是天然的纳米材料;改色前后珍珠的红外光谱分析及XRD分析对物理法改色珍珠机理是由于微量MnCO3在γ射线辐照下氧化成Mn2O3或MnO2所致的说法给予否定;由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可知物理法改色珍珠呈色机理与珍珠中有机物的辐照化学变化有关,并且物理法改色珍珠伴色的呈色机理与珍珠的文石纳米粒径效应亦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小秦岭碳酸岩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其(87Sr/86Sr)i与εNd值分别介于0.70495~0.70552和-10.1~4.6之间,紧靠EM1地幔端元,但相对EM1具有低Sr和低Nd特征。Pb同位素与华北板块南缘完全不同,而是落在了南秦岭下地壳范围之内,这表明华北板块南缘下地壳或地幔已经受到南秦岭地壳物质俯冲置换的影响,即在晚三叠纪时期,秦岭地区的碰撞造山作用可能已经结束,转入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并进一步论述了秦岭地区三叠纪花岗岩是在深部拉张的构造环境下形成以及具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