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辽西四合屯地区义县期火山作用对沉积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西四合屯地区中生代火山活动发育,广泛分布着火山作用形成的爆发相、溢流相火山岩.在显生宙地球历史中,如此巨大且迅速的火山作用普遍被认为是巨大种群灭绝的原因.与火山作用相联系的沉积相是火山作用间歇期形成的冲积扇-河流相、滨湖相、半深湖-深湖相,这些沉积相提供了研究火山作用对沉积环境影响的依据.义县期火山作用对沉积环境影响包括:义县期各沉积环境火山作用产物及火山岩风化产物的充填;各沉积相被当地多期(次)火山岩控制并埋藏于其下的火山-沉积相组合由下至上“螺旋式“规律性变化;义县期火山作用引起地表抬升与构造地形的变化,从而影响排流模式的变化;经历火山作用影响的生物群提供了义县期气候变化证据. 相似文献
3.
4.
与火山、次火山隐爆作用有关的中酸性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中酸性隐爆角砾岩型金、银-金、铀、钨-钼-铜-铅-锌典型矿床的矿石、蚀变围岩稀土元素研究表明,不同矿种的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和弱差异性。矿床稀土元素总量w(REE)=69.7×10-6~245.27×10-6,单个矿床稀土元素总量变化不大;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左高右低缓倾型;轻、重稀土元素比值LREE/HREE范围为3.31~14.5,可划分为3.31~9.52和7.3~14.5两个区间;铕异常值δ(Eu)=0.15~1.21,呈现出强负异常至弱或无异常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牛毛岭马家沟组顶部剖面位于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牛毛岭景区的东部.通过对碳酸盐岩的微相分析,恢复了马家沟组顶部剖面沉积环境并总结了沉积环境变化规律.依据标本研究划分出14种微相类型,包括1种风暴岩微相类型、9种缓坡微相类型、3种标准微相类型和1种自定义微相类型.此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低能型向上变浅潮缘旋回.旋回一的沉积环境由内缓坡的潮缘或潟湖,至沙滩和沙堤,至潮汐水道的潮缘;旋回二沉积环境由局限或开放的内缓坡,至潮缘的浅潮下带和个别层位的潮间、潮上带;旋回三最为典型,沉积环境由灰色灰岩的中缓坡,至潮缘,再到黄色调碳酸盐岩的潮缘浅潮下带,至潮间、潮上带的蒸发潟湖,至干旱气候下潮间、潮上带的蒸发海岸.推断染色的Fe3+和黏土矿物为陆源,此剖面点处是碳酸盐岩孤岛(洲)的潮缘环境. 相似文献
6.
7.
江西金山金矿床深部原生晕特征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江西金山金矿床深部扩建工程的0、-80、-10 m三个中段Au等元素原生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进行研究表明,矿床原生晕组合复杂,各指示元素原生晕吻合性好,As与Au关系密切,是金矿化的最佳指示元素; As、Hg、Sb前缘晕指示元素与Bi、Mo等尾晕指示元素相互叠加,且平均异常强度较高,预测矿体应向深部延伸出现第二个富集带,具有很大的工业远景;到-10m中段Au矿化减弱,Cu矿化增强,燕山早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明显,在深部可能出现Cu、Au叠加矿床. 相似文献
8.
9.
10.
冀北丰宁银(金)矿床的成矿深度<1 km,成矿温度<300℃,成矿时间晚于次火山隐爆成岩作用1.0 Ma以上,是与隐爆作用有关的陆相次火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次火山隐爆作用只是一种构造动力因素,起到动力源和提供扩容空间的间接成矿作用,而直接的成矿环境为浅成低温水热流体的成矿演化体系.热液流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富含SiO2的热流体,存在于每次隐爆作用之中,起到胶结花岗质角砾的作用,并有少量金属硫化物(如黄铁矿等)沉淀;二是有大量地下水参与的含矿水热流体,形成于隐爆作用发生之后,此阶段的热液活动导致Au,Ag,Pb,Zn,Fe,Cu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富集与沉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