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1.
2.
3.
4.
5.
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是南拉萨微陆块中新发现的铜(金)矿,具有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明显的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含矿斑岩为晚三叠世石英二长斑岩。通过1∶50000矿产地质专项填图、磁法扫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了鲁尔玛地区铜金矿化线索,为进一步查明异常源属性和铜矿地质特征,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实施大比例尺磁法、电法测量等物探工作,同时利用钻探和槽探施工进行异常查证,进而发现了铜(金)矿体。大比例尺激电、磁测和测深结果显示,发现矿化区域的北东部和深部存在低磁、低阻、高极化等有利异常,认为该异常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可望提高铜金的资源量,扩大矿床规模。同时,对矿床发现和评价过程中找矿技术手段选择的实践表明,在高海拔地区采用高精度磁法和激电测量是快速圈定斑岩型铜矿靶区的有效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西藏日喀则弧前盆地内新发现了彭措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点,从矿点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推测,该矿点具有中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找矿远景。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法定年结果为(11.04±0.46)Ma,指示该矿点形成时代为晚喜马拉雅期,可能属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大规模成矿事件。该矿点的发现扩大了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南成矿亚带的范围,使斑岩型铜矿今后的找矿空间一直向南扩大到日喀则弧前盆地。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