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中国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论述了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全文共分5个部分: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考查。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回顾,阐述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内容和意义;2.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特征;3.另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与保护体系,保护环境;4.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吉南珍珠门组的解体与古-中元古界层序的重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辽东吉南是我国古-中元古界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但两省古-中元古界地层划分方案并不一致,使两省古-中元古界地层无法对比.通过岩石组合、构造变形、地球化学、年代及生物地质特征的对比发现Ⅰ、Ⅱ区镁质大理岩是在不同地质时期、不同大地构造环境下形成的.Ⅰ区时代为中元古代,Ⅱ区时代为古元古代.对吉南古-中元古界层序进行了重新划分.中元古界划分为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古元古界划分为集安群、临江群、大栗子群. 相似文献
3.
高岭土的深加工及开发应用现状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岭土矿深加工及开发应用现状。全文分四部分。1.深加工现状:介绍了精细提纯、微细加工和改性,2.开发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开展现状,3.新技术和新方法:介绍了部分新技术和新方法,4.建议:提出了一些开发意见。 相似文献
4.
论吉林省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韧性剪切带是地壳较深层次的变形产物,具有特殊的构造特征,吉林省韧性剪切带主要分布于前寒纪和古生代变质岩系中,本文论述了吉林省韧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讨论了韧性剪切带对金,多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吉南古元古代集安群泥质变质岩P—T—t轨迹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南古元古代分布区大地构造划分为辽吉裂谷系和浑江裂陷槽,集安群是辽吉裂谷系早期产物。泥质变质岩呈北东向分布于裂谷带内,经历了形成期后的中高级变质作用。本文在岩石建造、地质构造等研究基础上,通过变质作用研究,利用变质石榴石环带分析方法,建立了集安泥质变质岩P-T-t轨迹。该轨迹表明集安群形成以来经历了两次拉张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动态过程中,泥质原岩发生变质变形,P-T-t轨迹反映了该区古元古代地质演 相似文献
6.
季德屯和大石河钼矿是吉林中东部新发现的两个大型钼矿。季德屯钼矿主成矿阶段发育富液相 (WL)、富气相 (WG) 和含 CO 2 相 (C 型) 三种类型流体包裹体,各类包裹体平均盐度为 4. 8 ~ 7. 5 (wt%,NaCl)、均一温度为 240 ℃ ~320 ℃、成矿压力为 73. 6 ~75. 5 MPa; 晚成矿阶段仅发育富液相 (WL) 包裹体,包裹体平均盐度为 4. 5 ~7. 5 (wt%,NaCl)、均一温度为150 ℃ ~180 ℃、成矿压力为 43. 1 ~45. 1 MPa。大石河钼矿主成矿阶段发育富液相 (WL) 和含 CO 2 相 (C 型) 两种类型流体包裹体,各类包裹体平均盐度为 3. 0 ~6. 0 (wt%, NaCl)、均一温度为180 ℃ ~330 ℃、成矿压力为86. 4 ~ 91. 6 MPa; 晚成矿阶段仅发育富液两相 (WL) 包裹体,盐度为 1. 0 ~4. 0 (wt%,NaCl)、均一温度为 160 ℃ ~220 ℃、成矿压力为 46. 8 ~48. 8 MPa。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确定季德屯钼矿矿床类型为与侵入岩有关的脉状钼矿床,大石河钼矿矿床类型为造山型脉状钼矿床。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东部主要北东向断裂带地质特征及地壳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东部主要北东向断裂带包括伊舒断裂带,敦密断裂带及鸭绿江断裂带,对吉林省东部地质构造环境划分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这些断裂带的地质特征,讨论了断裂带地壳演化,其演化历史可划分为韧脆性剪性阶段,边缘断裂阶段,左行走滑阶段,造山阶段,盆岭阶段及逆冲推覆阶段等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吉林省"十一五"期间地质勘查、矿产资源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十二五"地质矿产供需形势,提出了全省"十二五"矿产资源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对吉林省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概述,依据全省地质演化四大阶段对全省地质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介绍了全省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对全省成矿规律进行了概略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