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简要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及金矿床地质特征,重点论述了金矿分布规律。金矿分布在龙潭组底部;构造分级控矿明显;雄武背斜控制了Au,U,Sb,Fe,萤石矿分布:背斜轴部和两翼区域性断裂带控制了金矿化带、金矿床、矿点分布;小背斜、次级断层、层间破碎带控制金矿体分布和富集。金矿化与赤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粘土化关系密切。金铀常相伴出现。区内有较好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贵州晴隆县王家湾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采矿过程中的地质研究,总结了王家湾金矿成矿特征,对其成因提出了初步认识,这对于区域上找矿及探矿工程布置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铀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了雄武地区成矿地质背景,重点论述了铀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下一中三叠系及龙潭组底部,和沉积环境有一定关系。构造分级控矿明显,断裂构造和热液是铀成矿富集的必要条件。铀和钼、砷关系密切,铀和金常相伴出现,可以利用元素之间关系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晴隆县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和几个矿床、矿点深入研究,初步总结了晴隆县碧痕营背斜金矿成矿特征。金矿主要分布在背斜南东翼南段老万场、紫马一带,有红土型、卡林型两种金矿类型,以前者为主。老万场、王家湾一带红土型金矿从“大厂层”中风化剥蚀堆积形成;紫马、羊昌一带红土型金矿从上二叠系龙潭组合金层风化剥蚀堆积形成。根据其成矿特征,提出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白马洞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马洞铀矿床是一个铀、汞、钼多金属热液矿床,处于黔中侏罗山式褶皱带,近EW向白马洞深断裂上盘。区内热液活动明显,围岩蚀变强烈,铀、汞、钼矿体赋存在中寒武统高台组页岩上、下层间角砾岩带中。本文简要介绍地质背景、成矿特征,重点论述了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为今后在省内深入研究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和指导深部找矿起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贵州磷块岩型非常规铀资源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非常规铀资源的利用情况及经济性分析,结合贵州铀磷块岩型非常规铀资源的基本情况,认为加强贵州磷块岩型铀矿的地质勘查工作已洽到其时。通过铀矿化控制因素及找矿前景分析,指出贵州寻找含铀磷块岩的首选区域和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简要叙述了望谟、乐业地区成矿区域地质背景以及矿床、矿点地质矿化情况。较详细论述区内金成矿地质特征,提出了今后找矿前景,为今后深入研究该区金成矿条件和深部找矿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9.
10.
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主要为卡林型,其次为红土型,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为中等含硫微细浸染状氧化矿石。目前浅部矿石已基本采完,深部矿石品位较低(0.8~1.8 g/t),因此有效提高低品位矿石浸出率和金回收率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筑堆时矿石粒度和喷淋时氰化钠浓度是堆浸生产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矿石粒度大,金浸出率低;氰化钠浓度大,则成本增加。根据矿石物质成分和工艺特征研究,得到矿石冶炼时的最佳工艺条件:筑堆时矿石粒度为15~25 mm,氰化钠浓度为0.05%~0.08%。该研究有效提高了矿石浸出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为金矿石堆浸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