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郭小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2,(3)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地球化学工作者要求分析人员能够提供地质样品中多种微量元素的信息。非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为原子吸收光谱法的重要一翼,可以满足这方面的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2.
3.
4.
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的铋已有报导。但是,对于组成比较复杂的地质样品来说,铋的测定仍然会遇到一些干扰。在过去的报告中,作者曾经对氢化物中的干扰详细地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在采用缝式石英管作为原子化器时,氢化物法中的气相干扰要比常规的T形石英管中所遇到的气相干扰少得多。本文采用缝式石英管作为原子化器以减少形成氢化物元素间的气相干扰,同时又对铜、镍、钴等元素对铋的干扰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组成变化较大的地质样品中痕量铋的测定方法,测定下限可低至O.Xppm。 相似文献
5.
6.
原子吸收法在化探分析应用方面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吸收法约有二十年的历史了,由于它的简便和快速,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日常分析工作中。据报导截至一九七七年底,文献上已发表了6533篇文章,全世界从事原子吸收仪生产的厂家已有30多家。 相似文献
7.
8.
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化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化探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与氢化物-无色散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较,所提出的技术具有下列优点:仪器比较简单,惰性气体消耗量较少,气相干扰少,较适用于多元素同时测定。本文还讨论了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进一步发展所涉及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