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庐山地区典型构造样式-走滑剪切构造和伸展剥离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进行分析,总结了“旋转走滑-侧向拉伸构造”的复合模型,探讨了其在地壳演化进程中的运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项新葵  刘南庆 《江西地质》1996,10(4):280-288
香口-湖口滑脱断层沿上泥盆统五通组与中石炭统黄龙组之间的构造软弱面发育,产状大部分地段与地层产状一致,局部切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上盘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下盘为志留-泥盆系碎屑岩,主要表现为上盘向北西滑动的正断层性质,断层主要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属大型隆坳构造背景上沉积盖层内部的层间滑脱。该断层早,中更新世曾有过微弱活动,但晚更新世以来无活动。  相似文献   
3.
关于彭山地区北北东向断裂及其控岩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尺度,不同层次上,动态地、全方位地分析了彭山地区与穹状构造不相协调的北北东向断裂。它是一条自加里东以来长期活动、伴有多种变形体制的大陆转换断层,有特殊的控岩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彭山地区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江西大湖塘地区近年发现了一批大-特大型钨铜多金属矿矿床,矿床类型均为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型,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基底中的成矿元素被活化并参与成矿;矿化受燕山期断裂及其岩体与围岩接触面的控制,根据岩体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判断,细粒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为成矿岩体或成矿地质体;该区的成矿作用与区域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直接相关,并受深部作用过程和浅部构造环境的双重控制;其成矿机理是基于成矿系统内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耦合,成矿实际上是深部过程背景与表层岩石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块内江南地体的九岭隆起中段构造区。本文采用Isocon图解法对各蚀变带的元素质量平衡进行了定量计算。云英岩化阶段与绢云母化阶段的∑REE、LREE和HREE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HREE富集程度都大于LREE,结合分散元素Cd和In的高度富集,暗示了其岩浆成因的特点。云英岩化花岗闪长岩与绢云母化花岗闪长岩的Y/Ho比值分别为22.77~25.64(平均为24.72)和25.35~26.48(平均为25.98),均小于28,说明两个阶段的蚀变流体都富含HCO-3。Eu的质量得失率分别为-29%和1%,云英岩化阶段的流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氧逸度。W与FeO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低氧逸度有利于钨的富集沉淀。云英岩化花岗闪长岩中CaO质量得失率为-12%,亏损的Ca2+进入成矿流体,成矿流体中Ca2+与WO2-4的结合导致了钨的沉淀而形成白钨矿。花岗闪长岩发生云英岩化的过程也是FeO和CO2亏损、P富集、水化脱钙的一个演化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成矿流体与之作用并导致WO2-4卸载沉淀的化学响应。云英岩化花岗闪长岩微裂隙发育,有利于成矿流体长时间的溶浸,成矿流体受控于热动力和压力差的驱动而不断向外接触带浸入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赋存的大量斜长石一经蚀变即释放Ca2+,节约了成矿流体对Ca2+的投放量,于外接触带形成厚大连续的似层状细脉浸染型白钨矿体。  相似文献   
7.
大背坞式金矿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控矿构造的变形相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点,总结出大背坞式金矿的成矿前构造、成矿期构造和成矿后构造,并对其在成矿中的作用和找矿中的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德安彭山地区滑离断层及其成矿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南庆 《江西地质》1992,6(4):332-338
  相似文献   
9.
赣北九瑞-彭山地区构造运动机制及其控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南庆 《地质与勘探》2011,47(3):333-343
赣北"九瑞"和彭山地区,因其独特的构造样式和矿床成因类型,很少有人将其合为一体系统分析.作者从研究该区最基础的沉积建造、构造特征和矿床形成的基本方式入手,结合边界深大断裂的活动特点及区域大地构造的演化规律,认为垂直运动是导致两地构造与成矿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亦是该区岩浆定位和矿床(体)形成的主要机制.区内"特定地层、构造、岩体综合控制型"和"岩体底辟侵位控制型"两种"矿床式"正是这种构造长期递进变形和变形分阶段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面线理构造为依据,结合相关的岩矿测试结果,论述了大背坞金矿田控矿构造变形相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并从大地构造演化体制探讨了其成矿机制。是下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地块(古陆)东段障公山地体核部特有的、构造历经相对中深层次至浅层次的变形叠加、有用元素在相关的源媒、相宜的场相环境中逐步富集直至成矿的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