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地质标本作为地质历史和地学研究的见证物,是地质生产、研究与教学的核心材料和基础资源,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服务之基,更是博物馆数字化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中国地质博物馆十多年的数字化实践,以及横向对比国内外博物馆领域的数字化工作基础上,并结合测绘、光谱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标本的概念,数字标本的来源不局限于对现有标本的数字化,可超越传统标本尺度空间的限制,直接到标本采集点面向地质体进行无损采集,从而极大地开展标本采集、典藏、研究与科学传播工作。利用环拍-摄影测量法、矩阵拍摄法、拼接拍摄法等方法,对地质体进行大尺度的数字采集、后期加工形成数字地质体,因其具有地质体野外产出的空间关系、纹理特征、质地色泽等视觉特征,等同于在虚拟空间中再现了野外地质体,实现了地质体的数字化典藏,随着数字地质体的量的积累,孤立的地质体连成片,理论上讲可以实现典藏地壳。数字地质体不仅具有对已有地质体的数字化保护意义,而且具有科研、科普价值。自主研制的地质标本三维影像获取系统基本上解决了地质标本三维数字化存在的表面纹理信息清晰度低、高光材质及透明材质效果差、后期人工干预工作繁琐与艰巨这三个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了当前数字标本正经历着由三维到多维的蝉变,综合分析了现代信息提取技术获取蕴藏在实体地质标本中专业信息的可行性,展望了多维数字标本实现的技术手段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曹希平 《地质学报》2022,96(5):1503-1509
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任会长章鸿钊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地质学期间,萌生了创立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调查机构的设想,并将世界发达国家地质科研机构的情况介绍到中国。回国后,章鸿钊先生着手中国地质事业起步的规划和地质调查机构的设计,并在规划实施阶段做出卓越的贡献。按照章鸿钊的思路创建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是中国现代科学起步阶段的里程碑。章鸿钊先生自幼国学功底深厚,在身体状况限制了野外地质调查的中年和晚年时期,他专注地质与矿产方面的古籍考证和整理,并将考证结果与地质科学知识相结合,撰写了《石雅》、《古矿录》、《三灵解》等一批论著。章鸿钊先生晚年提出了与燕山运动有别的自中生代晚期至始新世后的震旦运动。  相似文献   
3.
4.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的概念。多年来,其描述和定义五花八门,但统一的认识是,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和信息源模式。 一、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内涵与实例 从信息技术角度看,图书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的手工方式图书馆、计算机化的电子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 1、传统图书馆是指拥有有形空间,受地理位置限制,以纸质载体的文献收藏为主,以手工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论述、分析全国地质图书馆自动化方面的成绩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地质图书馆才能建成信息资源丰富、信息传递迅速、信息流平缓而流畅,经济而高效的现代化“无墙图书馆”。而信息纷杂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又须依靠图书馆这种专职信息处理机构来开发其资源,作者认为,我们可在分布广泛的计算机设备和现有数据通讯线路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一个全国性并通达世界各国地  相似文献   
6.
曹希平 《地球学报》2007,28(2):205-208
标本信息是地质标本的价值所在.标本信息数字化是提高标本利用效率和使用价值的有效途径.数字博物馆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质标本信息数字化的一个形态.它以计算机网络方式把分散的标本数字化信息源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并把这个整体以远程服务方式提供给全球的用户.在目前信息技术条件下,分布式数据源通过门户网站方式整合信息资源是信息共享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千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作为“知识宝库”的图书馆已面临传统典藏、借阅的书库型向知识信息服务型转变.计算机网络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大量图文声像结合的电子出版物的涌现,图书馆数字化已成为当前图书馆建设的主流.图书馆的功能由书刊典藏、借阅的单一性向文献信息化、传播全球化转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排气模式及其问题目前解释地球上海洋和大气圈的成因有一种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模式,即认为“早期地球没有大气圈和水圈,是地幔物质的排气产生了目前的大气圈和海洋。这个排气模式能令人满意地解释许多地质和地球化学问题。但是,元古宙或早显生宙时期与海洋和大气圈的地质历史有关的一些公认的事件却无法用排气模式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