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宜川—旬邑地区长6~长8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川—旬邑地区显示油气丰富,但是实际勘探效果不佳,通过宜川-旬邑地区延长组长6~长8储层流体包裹体岩相、均一温度、盐度的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发育液烃包裹体和气液烃有机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次生加大边与石英颗粒裂纹、方解石胶结物和裂缝充填物中;包裹体个体多为5~15μm,均一温度为49~127℃,平均89℃。80%以上样品的含油流体包裹体丰度(GOI)大于或等于1%,其中近40%样品的GOI在5%以上。流体包裹体总体偏向低盐度,包裹体盐度与均一温度间的相关性差。结合延长组成岩作用、热史和埋藏史分析指出,延长组发生过广泛的油气运移与充注事件,充注时间主要在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油藏具储层边致密、石油边成藏的特点,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原始封闭体系遭到破坏,在方解石胶结物不甚发育且原生粒间孔隙保存较好的区域,有望获得油气勘探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长组砂岩储集层裂缝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宜川-旬邑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渭北隆起带上,岩性观察、成像测井资料、薄片资料研究表明,该区发育近EW向高角度区域性裂缝;裂缝充填物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沉积-构造埋藏史的分析表明,该区主要裂缝形成于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之前,是构造挤压和深埋藏作用引起的联合应力作用下的产物。经尝试性研究,基于声波时差和自然伽马资料的R/S裂缝识别方法对该地区裂缝识别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用来进行该区的储集层裂缝识别研究,并且指出了正15井、旺9井区等不同程度发育裂缝系统,对指导该区油气勘探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