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以往的水化学资料,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地热流体的水化学特征,结合滨海新区的构造条件,分析水化学特征与该区构造的关系,提出天津滨海新区主要开发热储层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热储层有关矿化度,水化学类型分布和上下储热层水的联系的三个结论。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回灌是地热资源循环采用的基本。本文通过热储敏感性、堵塞原因、成井结构以及地面装置分析了回灌衰减的原因。认为物理堵塞是回灌堵塞的主要原因,成井结构是维持可持续回灌的关键,标准的地面设备可避免由于物理和化学原因引起的堵塞。本文采用成功的成井结构和标准的地面装置开展馆陶组热储回灌地热资源循环采用的示范工程建设,回灌率达到100~123 m3/h,实现了天津滨海新区馆陶组热储回灌突破,保证了滨海新区馆陶组地热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动态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是我国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较早的城市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大规模的将地热资源应用于供暖、洗浴、养殖等方面。在收集和整理历年地热资源动态监测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天津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分析了其水位、水质和水温在短期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潮引起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短序列和长序列的潮汐效应观测数据,分析了北海地区海潮引起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受海潮影响的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与海潮有相似的波动特征,但变幅减小,受海潮的影响程度与观测点离海岸的距离有关,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加地下水位的变幅和潮汐系数大致呈负指数减小.在南、北海岸距离海岸分别达3756m和2276m以远时地下水位不受海潮变化的影响.长序列的观测资料显示,海潮和岸边地下水位有15天的长周期和1天的短周期的波动.  相似文献   
5.
天津地区地层热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天津地区地层热物性参数的地区分布特征和平面分布规律,布置88个勘查孔、现场采集1 076个岩土样、室内分析热导率、比热容、热扩散系数等地层热物性实验,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岩土体热导率在1.26~1.70 W/(m·K),比热容在2 050~2 090 J/(kg·K),热扩散系数在0.45×10-6~0.74×10-6 m2/s。同一地区不同岩性的比热容,黏土最大、粉砂最小,热导率刚好相反,热扩散系数与比热容规律相同;不同地区同一岩性的热物性参数差别不大。天津市比热容与热导率呈现大致相反的趋势,热导率高值区位于蓟县、宝坻和宁河的东部、武清西部、静海南部以及滨海新区的中部地区;比热容高值区位于蓟县、宝坻和宁河西部、武清东部、静海北部以及滨海新区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6.
浅谈井用人工动态观测设施的改良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天津地区地热井现有人工观测设施中“固定焊接式水位测管”、“悬挂插拔式水位测管”利弊全面客观的分析,指出规范的、标准的、专用的井用人工观测(水位)系统是保证地热井水位动态数据有效采集率的关键。由多眼更换了新型水位测管的地热井实测结果来看,“具有悬挂插拔式水位测管的专用潜水泵管”有利于提高水位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回灌流体进入热储层后的运移方式和空间,1998~1999年地热井开采期间,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在包括一眼回灌井、五眼观测井的试验井场首次进行了化学示踪剂(KI)回灌试验;2001~2002年在同一井场又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35S)示踪回灌试验.前后两次连通试验均与传统的水文地质方法如抽水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判断热储层渗流场特征、采灌井间的水力联系等方面,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连通试验结果具有更直观、明显、量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运用谱分析原理,对广西北海市海潮及受海潮影响的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求出海潮和观测孔水位变化的周期及地下水位滞后于海潮的时间,分析水位滞后时间与离海岸的垂直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海市海潮和海岸带地下水位有约344.82h(14.37d)的长周期变化和约24.7h、12.5h的短周期波动,距海岸2175、2350、2375m的3个观测孔地下水位对海潮的滞后时间分别为5.5、6.25和7h,滞后时间随离海岸的距离增大大体上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天津地区深层地下热水开采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深层地下热水由于多年长期开采致使水位持续下降,同时由于每年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交替开采,水位在下降过程中又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另一方面受温度差异的影响,钻井井口水位并不能反映深层地下热水的实际水位,应对实测水位进行校正,校正后的水位具有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地区深层地下热水开采动态分析,建立趋势项与周期项之和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位变化。用线性函数拟合其趋势项,用傅立叶级数拟合其周期项,用W elch法对周期项进行频谱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周期项函数。用校正水位和计算水位的均方差检验拟合结果,结果表明拟合效果好。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深层地下热水动态变化,预测水位能较好地反映水位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丽湖地区雾迷山组热储层为该区主要开发利用热储层,共有11眼地热井,由于集中开发利用,静水位埋深以每年3m速度下降。为了缓解水位下降,目前利用地热流体尾水进行回灌,水位埋深下降仍然较快。东丽湖地区有丰富的地表水水源,为增加回灌量,在丰水期利用处理后的湖水开展集中回灌,建成集中回灌系统。为研究集中回灌后研究区的动力场和温度场特征,在本区开凿1眼回灌井,进行回灌试验,确定该井的最大回灌率为152m~3/h。建立研究区的数值模型,模拟供暖季和非供暖季2种回灌方式下的动力场和温度场特征。供暖季回灌量为30×104m~3/a,平均到供暖季120d,回灌水温20℃,自然回灌方式;非供暖季采用湖水回灌,回灌量为40×104m~3/a,平均到丰水期120d,回灌水温20℃,自然回灌方式。在无湖水回灌和有湖水回灌条件下,预测1a和5a后研究区的动力场和温度场特征,结果表明,增加湖水回灌可减缓热储层压力下降速率,对温度场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