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挡土墙稳定性计算基本原理基础上,引入《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7-97)关于地震系数的规定,重新建立了安全相关边坡挡土墙土压力和地震角计算公式,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对比分析显示,挡土墙按核安全边坡和一般边坡进行抗震验算时,地震系数、地震角的取值相差较大;由于按核安全边坡计算时地震力远大于一般边坡,因此稳定系数远小于一般边坡。  相似文献   
3.
模糊评判法在公路黄土洞穴发育程度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影响黄土洞穴形成的黄土湿陷性、崩解性、地质构造、节理裂隙、微地形地貌和水文及气候条件等工程地质特性和地质因素;在公路沿线地区,公路工程质量及人类活动也是黄土洞穴形成的影响因素。洞穴发育程度分区预测和评价极具复杂性、随机性和模糊性,为此,在对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土区公路沿线洞穴发育程度分区进行了研究。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表明,预测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可作为黄土区已建公路洞穴灾害的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青川县东河口滑坡岩石的抗剪断性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萍  殷跃平  吴树仁  陈立伟 《地质通报》2009,28(8):1163-1167
东河口滑坡是5·12汶川大地震触发的典型的高速远程滑坡,致使780余人遇难。该滑坡体主要由震旦系灰岩和寒武系炭质板岩、千枚岩构成。震后在对该滑坡进行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岩块作为试验样品,利用60t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该滑坡岩石的抗剪断性质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对该滑坡岩体的力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干燥状态与饱水状态下岩石的抗剪断强度有很大的差异,岩石中存在的结构面也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一个主要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5.
根据建筑物下部采煤巷道的断面尺寸、位置及埋深等地质条件,针对地面拟建建筑物的特点,分别应用二维及三维离散单元方法,对工程场地的地面变形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地面建筑物在巷道影响下的水平位移量及竖向位移量。结果分析认为,地下巷道的存在不会对上部建筑物造成威胁,仅会产生微小沉降变形。同时提出了一些工程安全措施,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公式推导,对比分析了核安全相关边坡与一般边坡对地震力的考虑差异,指出了现行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对边坡地震力计算规定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建议,为规范修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裂缝活动对土体应力与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进行西安典型地层环境下地裂缝活动的大型模型试验,研究了隐伏地裂缝活动引起附近土体应力与变形的规律。试验表明,地裂缝活动在上盘土体中产生负的附加应力,引起土体应力降低,而在下盘土体中产生正的附加应力,引起土体应力增强,且距离地裂缝越远由地裂缝活动引起的附加应力越小。地裂缝活动导致其两侧土体发生台阶状位移突变现象,随着地层由深至浅,土体变形范围明显增大,且影响区范围上盘大于下盘。地裂缝活动引起附近土体应力的分布在空间上大致分为4个区域即下盘原始应力区、应力增强区、应力降低区和上盘原始应力区,其中应力降低区范围约为应力增强区的1.5~2倍。同时,地裂缝附近土体沉降变形也可分为3个带,即下盘稳定带、差异沉降过渡带和上盘稳定带,其中上盘差异沉降带范围约为下盘沉降差异带的2倍。  相似文献   
8.
地裂缝是由内、外营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作用引致发生的一种地面破坏现象。在这种不良的地质条件下,必然会对场地的地震响应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地裂缝场地地震效应研究和工程评价的不足,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地裂缝对场地地震动效应的影响问题。分析得出了地裂缝对场地地表水平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的影响特征和影响范围,为地裂缝场地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和地裂缝灾害避让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区东河口滑坡破坏机制FLAC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汶川地震触发的东河口滑坡为典型案例,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建立震前地质模型,将实测的汶川地震波作为动力输入,采用FLAC有限差分法对该滑坡分别进行了静力稳定性分析及动力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竖向峰值加速度导致了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大幅降低,对边坡的破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竖向峰值加速度引起了边坡后缘大面积的拉张破坏,这正是汶川地震引起西南山区产生大量崩滑甚至岩土体"抛掷"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陈立伟  吕涛  杨球玉  耿学勇 《地质通报》2009,28(8):1103-1107
为了评价田湾核电站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应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对该核电站三、四期工程人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传统的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克服了极限平衡法未能考虑材料本构关系的不足,因而更能贴近实际模拟分析边坡的稳定状态,求得的边坡稳定系数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