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29篇
  免费   9860篇
  国内免费   9051篇
测绘学   5173篇
大气科学   4706篇
地球物理   6248篇
地质学   19786篇
海洋学   6128篇
天文学   634篇
综合类   2485篇
自然地理   458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721篇
  2022年   1813篇
  2021年   2248篇
  2020年   1815篇
  2019年   1879篇
  2018年   1824篇
  2017年   1665篇
  2016年   1627篇
  2015年   1859篇
  2014年   1925篇
  2013年   2592篇
  2012年   2728篇
  2011年   2932篇
  2010年   2876篇
  2009年   2770篇
  2008年   2834篇
  2007年   2628篇
  2006年   2576篇
  2005年   2212篇
  2004年   1517篇
  2003年   1218篇
  2002年   1147篇
  2001年   1107篇
  2000年   917篇
  1999年   535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20篇
  1976年   13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3篇
  1957年   14篇
  1954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灾是人类灾害链网中的顶级灾害。利用历史疫灾史料,建立疫灾时间序列,使用历史断面分析、因子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过去2720年疫灾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疫灾流行的频度和强度有长期上升趋势,温暖期形成疫灾低谷,寒冷期形成疫灾高峰。② 中国疫灾流行总体以夏、秋季为主,但有阶段性差异,15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疫病种类增多,疫灾频度提高,疫灾的季节性差异逐渐不显著。③ 中国疫灾波动周期主要有620~610 a、320~310 a、230~220 a、170 a、90 a等,它们大都是12 a或11.2 a的倍数,反映了“十二地支”周期的存在和太阳黑子活动对疫灾周期的重大影响。④ 过去近3000年里,中国累积的疫灾广泛度为93.51%,疫灾厚度达16.86层,东南半壁的疫灾比西北半壁的频繁得多、严重得多。⑤ 中国疫灾区域拓展与土地开发同步,疫灾重心变迁受经济重心的牵引,南宋以前由北向南迁移,南宋以后由东向西迁移;外来疫病输入对疫灾分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⑥ 疫灾流行既是自然生态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疫灾时空分布变迁反映人地关系变迁,人口稠密区、交通沿线区、都城周边区、自然疫源区、灾害频发区都是疫灾多发区。⑦ 地理环境分异奠定疫灾空间分异,高温、高湿、低海拔地区疫灾易于流行;自然灾害对疫灾具有诱发作用,灾害频繁区也是疫灾频发区,灾害频繁期也是疫灾频繁期;气候变迁影响疫灾波动,寒冷期疫灾多发,温暖期疫灾少发;人口增加带来的土地开发和人地关系紧张,加剧疫灾的流行;疫灾与战争如影随形,战乱频繁期也是疫灾频繁期。  相似文献   
2.
神经肽是神经系统最大、最多样化的一类信息分子,可调节动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和行为。相较于脊椎动物和原口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神经肽的研究起步较晚,而棘皮动物关键的分类地位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为其神经肽信号系统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特殊背景。本文从神经肽分子的自身特性出发,对棘皮动物神经肽的作用方式、鉴定方法、功能调节及受体发掘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解析神经肽在棘皮动物特殊生理行为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为棘皮动物中经济物种的高效绿色增养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We report on a hexactinellid sponge new to science, Walteria demeterae sp. nov., which was collected from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seamounts at depths of 1271–1703 m. Its tubular and basiphytous body, extensive lateral processes, numerous oval lateral oscula which are irregularly situated in the body wall, the presence of microscleres with oxyoidal, discoidal and onychoidal outer ends, and the absence of anchorate discohexasters, indicate it belongs to the genus Walteria of family Euplectellidae, which is also supported by molecular phylogenetic evidence from 18S, 28S, 16S rRNA and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COI) gene sequences. The unique morphotype, which is structured by a thin and rigid framework of body wall and lateral processes consisting of diactins, characterizes it as a new species. Local aggregations of individuals of this new species coupled with their associated macrofauna in the Suda Seamount are reported, highlighting its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in providing biogenic microhabitats in the deep sea.  相似文献   
4.
陈莹  赵辉 《海洋学研究》2021,39(3):84-94
本文使用2003年1月—2019年12月MODIS遥感数据,结合海表温度、风速分析南海中西部叶绿素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南海中西部叶绿素质量浓度分布存在时空变化。EOF分解表明,EOF1可能反映台风等极端天气对叶绿素的影响;而EOF2 和EOF3均反映了夏季沿岸上升流对叶绿素分布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南海中西部叶绿素质量浓度与海面风场呈正相关(r=0.87,p<0.01),与海表温度呈负相关(r=-0.59,p<0.05)。夏季在西南季风影响下越南东南沿海形成上升流,导致该区浮游植物旺发、叶绿素质量浓度升高;冬季受强东北季风影响,研究区海洋上层混合作用强烈,营养盐供应增加,促进了浮游植物生长,叶绿素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5.
李旭平  陈妍蓉 《岩石学报》2021,37(1):253-268
条带状铁建造(BIF)是3.5~1.8Ga前陆架和洋盆的常见沉积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构成了世界上重要的铁矿资源。虽然它们成矿过程及其演化的许多方面的问题仍未解决,但人们普遍认为,它们沉积方式的长期变化与地球的环境和地球化学演化有关。条带状铁建造记录了前寒武纪古海洋、古环境、大气条件和细菌代谢条件以及铁的来源和沉积过程。大型BIF沉积与大火成岩省有成因联系,其铁的来源与火山物质加入的海底热液体系有关,或有陆缘岩石风化的无机物产物加入,越靠近陆缘,陆源碎屑物质加入的越多。然而,在太古宙到古元古代期间,BIF沉积的深水盆地中陆源物质的加入很少。那时的铁建造沉积在缺氧的海洋中,通过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无氧光合氧化和紫外光线辐射氧化等机制对溶解的二价铁进行氧化,从而形成三价铁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沉积。大多数BIF大型矿床,自其在沉积环境中形成以来,它们在从太古宙直至中生代的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铁矿的品位由低到高转化的复杂地质过程,一般经历了深部交代变质作用的除硅、除碳酸岩矿物的富集成矿和浅部风化富集成矿过程。许多BIF铁矿经历了从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但到达的压力条件都不是很高,这或许与俯冲的高密度BIF铁矿难以折返的动力学机制有关。迄今为止,变质作用、尤其是高级变质作用对成矿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是今后值得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多宝山矿区发现有侵位于晚奥陶世花岗闪长岩的角闪辉长岩和英云闪长岩,二者具有双峰式侵入岩的特征,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多宝山双峰式侵入岩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初步探讨其构造意义.角闪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4.3±1.7 Ma,英云闪长岩为226.3±2.3 Ma,两者形成于同一构造岩浆作用事件;侵入岩的SiO2含量呈双峰式,稀土、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们具有岛弧岩浆特征,二者具有相同的岩石圈地幔源区,其源区可能受到了俯冲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其形成与鄂霍茨克洋壳俯冲有关,产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它们可能是受地壳混染的OIB型玄武质岩浆在地壳中部的一个“双扩散”岩浆房通过结晶分异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地面沉降对其城市建设和发展会产生潜在的影响.采用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升、降轨Sentinel-1数据,基于SBAS-InSAR技术提取通州区高精度地表形变信息,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地下水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综合分析通州区地面不均匀沉降的原因.结果表明:升、降轨SAR数据获取的通州区地面沉降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存在不均匀地面沉降特征,北部、西北部地区沉降速率偏高,有明显的沉降漏斗;通州区地面沉降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四季中夏季累计沉降量最大;地下水漏斗区与地面沉降区的位置基本一致,水位埋深变化与沉降量变化具有相似的趋势;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地扩大,对地面沉降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Seamounts are vulnerable ecosystems in the deep sea and can be heavily impa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bottom fishing and deep-sea mining.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benthic fauna is key information for the designation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lans. Three contracts for cobalt-rich crust exploration have been granted to China, Japan and Korea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by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However, our knowledge of benthic biodiversity in this area is extremely insufficient. During 2013–2020, eight Chinese Ocean Mineral Resources R&D Association (COMRA) cruise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benthic assemblages of nine seamounts in this region. In this study, 191 ophiuroids collected from seamount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were identified into 29 species in 11 families. Ophiacanthidae and Euryalidae were the two most dominant families with 12 and 6 species, respectively. Ophiotomidae and Ophiopyrgidae were represented by two species each, while seven families were represented by only one species. Four specie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among 4–5 seamounts, and 17 species were found only at a single site. An integrated regional taxonomic dataset of Ophiuroidea was generated and analyzed. A total of 23 and 14 speci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Magellan Seamount Chain (MSC) and the Marcus-Wake seamounts (MWS), respectively, with 8 species shared between the two seamount groups. The individual-based rarefaction curves did not reach an asymptote, suggesting that the sampling effort was inadequate for either the entire region or each single seamount. Most species distributed in a narrow depth range, an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was different between water depths above and below 2000 m. Our results greatly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megafaunal biodiversity from seamount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and highlight the necessity of further surveys to provide more robust inform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经方大黄牡丹汤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获得大黄牡丹汤药物成分,通过PubChem、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药物成分对应靶点,分析GSE113513芯片获得差异基因,随即获取大黄牡丹汤与大肠癌的共同靶点。利用R、Cytoscape、Autodock软件进行PPI、GO、KEGG、分子对接等分析。结果:获得大黄牡丹汤靶点561个,大肠癌差异基因1227个,共同靶点71个。共同靶点的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PPAR、p53等信号通路相关,Reactome机制分析显示大黄牡丹汤治疗大肠癌主要通过影响信号转导、免疫系统、疾病等产生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肠癌核心靶点与大黄牡丹汤主要成分亲和力较好,能够有效自由结合。结论:经方大黄牡丹汤可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晓萍  周素红  李秋萍  詹文 《地理研究》2021,40(6):1652-1666
社会空间分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以往研究主要聚焦基于居住地和活动地的分异现象,缺乏对道路网社会空间分异的关注。本文以广州市中心区域为例,结合日常活动空间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手机轨迹大数据,研究不同性别群体日常出行的城市道路网社会空间分异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基于性别差异的城市道路网社会隔离指数高于居住地、低于就业地,在14:00—15:00时段达到峰值;不同性别群体在路网中的分布总体呈现不均衡的集聚特点,其中女性集聚程度更高;不同性别群体的出行分布和分异受到路网周边建成环境因素的影响;物流运输业就业密度的提高、小学数量的增多或道路等级的提高都会显著提高男性相对出行量,而社会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提高、菜市场数量或公交站点数量的增多以及到市中心距离的减少都会显著提高女性相对出行量,这些与个体家庭和职业分工的性别差异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通过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验证了家庭和职业的分工决策是影响道路网出行分布性别分异的深层次原因,也是解释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理论视角。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和挖掘基于城市道路网的社会分异现象及其影响机制,并为完善道路网络及周围设施的布局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