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1篇
  免费   1821篇
  国内免费   1943篇
测绘学   1256篇
大气科学   1329篇
地球物理   1477篇
地质学   3600篇
海洋学   1197篇
天文学   170篇
综合类   757篇
自然地理   92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519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83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分布规律,定量研究了静水压力、底水温度、地温梯度和气源组分对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华光凹陷现今甲烷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分布。最后,综合各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初步探讨了华光凹陷1.05 Ma BP以来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演化。结果表明:(1)气源组分和海底温度的变化对研究区内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较大;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与海底温度呈良好的线性负相关性。(2)水深超过600 m的海域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压条件;超过600 m水深的海域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大部分超过 100 m,其中西北部稳定带的最大厚度超过300 m,是有利的水合物勘探区。(3)华光凹陷1.05 Ma BP以来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经历了快速增厚–窄幅变化–快速减薄和恢复的过程。麻坑群与水合物稳定变化敏感区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叠合关系。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测其形成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璜  王贵玲  岳高凡  甘浩男 《地质学报》2020,94(7):2124-2130
水力压裂技术是成功实现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值模拟技术能够精准预测水力裂缝扩展。针对典型花岗岩,借助黏性单元法,分别模拟了致密花岗岩和天然裂缝存在情况下的水力裂缝扩展特征,得出以下结论:致密花岗岩的水力裂缝形态单一,天然裂缝的存在增加了压裂后裂缝的复杂性;致密花岗岩水力裂缝拓展主要分为憋压和拓展两个交替往复的阶段,当存在天然裂隙时,水力压裂过程会变得复杂;天然裂缝存在时,水力裂缝的缝长和缝宽分别为致密花岗岩的5. 7倍和1. 7倍;缝网的形成需要借助复杂的压裂工艺实现。研究结果可以为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储层水力刺激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实践中,以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并基于此理论初步建立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方法,构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不同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承载本底评价指标和承载状态评价指标。规范了不同尺度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流程,为有序推动全国、区域及市县尺度的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现场的实测结果,采用卓资山露天钼矿微震监测项目产出资料,提取了5类微震事件的波形特征和时频特征。波形特征显示:微地震的振幅、辐射均匀性和频率变化特征表明微地震是由于岩层受到单力偶和剪切力作用破裂而产生;爆破具有P波初动方向向上、S波不易识别的特点,包含“初震段、主震段、尾波段”三段变化形态;小型边坡滑坡波事件属楔体滑坡,是由多个“加速—缓冲—终止”构成,波形是由包络线呈“V”字形的多组脉冲波列组成;机械开采震动事件具有自振能量不变、脉冲幅度相差很大、持续时间间隔不确定的特点;运输车辆波形振幅具有形态“弱—强—弱”、等频率、包络线呈多段纺锤形的特征。时频空间分布可以分为相对独立、界限分明的两类:一类包含微地震、爆破、机械开采、小型边坡滑坡事件,另一类只包含车辆运输事件。  相似文献   
5.
Hu  Hui  Zhang  Jianfeng  Li  Tao  Yang  Jie 《Natural Hazards》2020,102(3):1515-1540
Natural Hazards - The prediction of dam-break water flow at dam site is essential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for loss of damage in the downstream floodplain.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reservoir...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动态冲击性能,开展了高速冲击下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与常规应变率下的试验结果比较,分析了高应变率对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高应变率下的花岗岩残积土的?-?a(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均呈现出软化型。随着应变率 增加,?-?a曲线向?a增大的方向移动,破坏应变?af增加。但高应变率下?af增加的程度更加明显。花岗岩残积土的峰值强度普遍具有应变率依赖性,二者可用直线关系拟合,但低、高应变率下的拟合关系并不一致。提出了率敏性因子m定量评价依赖性强弱。研究发现,随着应变率的提高,强度的应变率依赖性减弱,低应变率下的m为26.694,而高应变率下仅为0.013。相关试验结果指出,高速冲击荷载对土体总体有害。工程中应该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冲击荷载的危害。该研究有助于深化花岗岩残积土动态冲击性能的理解,为相关工程的施工与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Cu and Fe skarns are the world’s most abundant and largest skarn type deposits, especially in China, and Au-rich skarn deposit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yet there are few papers focused on schematic mineral deposit models of Cu–Fe–Au skarn systems. Three types of Au-rich deposits are recognized in the Edongnan region,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metallogenic belt: ~140 Ma Cu–Au and Au–Cu skarn deposits and distal Au–Tl deposits; 137–148 Ma Cu–Fe; and 130–133 Ma Fe skarn deposits. The Cu–Fe skarn deposits hav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of mantle components than the Fe skarn deposits, and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responsible for formation of the Fe skarn deposits involved a greater contribution from evaporitic sedimentary rocks compared to Cu–Fe skarn deposits. The carbonate-hosted Au–Tl deposits in the Edongnan region are interpreted as distal products of Cu–Au skarn mineralization. A new schematic mineral deposit model of the Cu–Fe–Au skarn system is proposed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Fe–Au skarn mineralization, the evaporitic sedimentary rocks, and distal Au–Tl deposits. This model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exploration for carbonate–hosted Au–Tl deposits in the more distal parts of Cu–Au skarn systems, and Fe skarn deposits with the occurrence of gypsum-bearing host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MLYRB, and possibly elsewhere.  相似文献   
8.
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与深部钻探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资源地球化学探测科学问题的的焦点是元素大深度垂向迁移机理和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的建立。本文以胶东蚀变岩型金矿和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钻孔岩芯和地表联合取样获得的数据, 建立千米深度立体地球化学探测模型。蚀变岩型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模型显示, Au、S和Hg与金矿密切相关, 分布模式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Au的立体几何分布模式兼具矿化剂元素S和远程指示元素Hg的双重特征, 金异常和矿化剂元素硫与矿体倾斜方向一致, 反映了成矿过程中流体沿控矿构造的轴向运移; 金异常与类气体元素汞在垂向上一致, 而且出现从矿体到地表的连续贯通式异常, 反映了流体沿微裂隙和纳米孔的垂向迁移。卡林型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模型显示, Au、As、Sb、Hg、Tl和S在不整合面都显示高含量特征, 与深部层状主矿体分布一致; 在矿体上覆地层中都存在弱异常, 显示了明显的成矿流体沿隐伏微小断裂垂向迁移特点; 所不同的是Sb和Tl元素在不整合面附近显示了最高的元素含量, 而Sb和Hg在近地表均显示了明显高的异常特征。立体几何模型清晰地显示了矿体的展布特征和范围, 而且金及其伴生元素垂向迁移在地表形成清晰异常, 为利用金及伴生元素和矿化剂元素进行深部矿体三维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指导深部金矿勘查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胶东蚀变岩型金矿地表完全被土壤覆盖区的穿透性地球化学微细粒级土壤采样, 金属活动态提取分析圈定的异常, 经深部钻探验证, 胶东焦家成矿带五一村3200 m钻探, 在2428.00~3234.16 m深度发现6层矿化体, 其中高品位矿体位于2854 m深度; 上宫金矿地表基岩出露, 采集断层泥或裂隙岩石样品, 可以清晰探测深部异常, 经2000 m钻探, 在1312 m处发现高品位金铅锌银矿体; 贵州水银洞采集地表细粒级土壤, 能够直接有效地揭示深部金矿体, 经500~1500 m钻探验证, 在300~1500 m深度新增金资源量203 t。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自然和自然贡献情景模型发展的背景、历史和内容,概括总结了自然和自然贡献情景模型的发展进程以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情景模型的概念框架,讨论了自然和自然贡献情景模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了在全球层面解决现有综合集成模型存在的问题,根据地球表层建模基本定理和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提出了具有中国原创特点的自然与自然贡献情景模型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0.
Simulating 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 and determining its transition rules have been a focus of research for several decades. Previous studies used ord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OLR) to determine transition rules in cellular automata (CA) modeling of LUCC, which often neglected the spatially non-station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driving factors and land use/cover categories. We use an integrate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logistic regression (GWLR) CA-Markov method to simulate LUCC from 2001–2011 over 29 towns in the Connecticut River Basi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OLR-CA-Markov method, and the sensitivity of LUCC simulated by the GWLR-CA-Markov method to the spatial non-stationarity-based suitability map is investigated. Analysis of residuals indicates better goodness of fit in model calibration for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 than OLR. Coefficients of driving factors indicate that GWLR outperforms OLR in depicting the local suitability of land use/cover categories. Kappa statistics of the simulated maps indicate high agreement with observed land use/cover for both OLR-CA-Markov and GWLR-CA-Markov methods. Similarity in simulation accuracy between the methods suggests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simulated LUCC to suitability inputs is low with respect to spatial non-stationarity.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vides critical insight on the role of spatial non-stationarity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LUCC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