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卢仁  梁涛 《地质论评》2020,66(6):1676-1694
天目山正长花岗岩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北秦岭构造带及桐柏—大别造山带构造拼合地区,其岩石成因模型可为秦岭—大别造山带燕山期深部构造演化提供新的限定。它的n(206Pb)/n(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9. 2±1. 7 Ma,形成于早白垩世。天目山花岗岩锆石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Ce和Sm正异常及明显Pr、Nd和Eu负异常(δEu值介于0. 01 ~ 0. 19),锆石的形成温度介于603 ~ 788 ℃之间,天目山锆石/熔体体系中稀土元素分配系数波动特征表明其形成中存在深部岩浆/流体混合作用。天目山花岗岩样品具有富硅、碱和贫钙、镁的特征,在SiO2 —K2O图解中落入高钾钙碱性系列。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它们显示了明显的Rb、Th及Zr、Hf的异常峰和Sr、P、Ti的异常谷。它们的稀土总量介于106??10-6~ 139??10-6之间,(La/Yb)N值范围是5. 94 ~ 9. 22,其稀土配分模式具轻稀土富集、中稀土亏损和重稀土略微富集的“V”型(海鸥型)特征,Eu负异常明显(δEu值介于0. 06 ~ 0. 16)。它们的10000Ga/Al值介于3. 38 ~ 4. 15,Nb和Ta的含量分别为63. 5??10-6~ 131??10-6和3. 20??10-6~ 7. 55??10-6(Nb/Ta值介于17. 3 ~ 22. 9),天目山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中富Nb的A1亚类。天目山花岗岩部分熔融源区位于角闪岩相,源区残余相主要为角闪石和斜长石且无石榴子石残余。天目山花岗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它是早白垩世~130 Ma桐柏山三合店—鸡公山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岩浆响应,幔源富Nb岩浆/流体因此得以快速释放,上侵途中混合活化壳源岩浆/流体库之后就位固结成岩。  相似文献   
2.
3.
梁涛  卢仁  刘小丽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24-67040024
神林花岗岩能够为反演东秦岭燕山期区域构造演化提供新的制约。它的主体岩性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为130.6±0.7 Ma。神林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硅富碱和贫镁低钙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以准铝质—弱过铝质为主。它们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和K)和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i),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其(La/Yb)N范围为17.6~22.2,δEu值为0.59~0.72。在LaN—(La/Yb)N图解中,神林花岗岩样品显示正相关关系,表明是源区组成和部分熔融作用控制其成分变异。神林花岗岩样品显示了高Sr、低Y和Yb的特征,Sr/Y值为24.3~37.9,属于高锶低钇中酸性岩(adakite,有人音译为埃达克岩)。神林花岗岩形成于加厚大陆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其源区深度大于50km,部分熔融源区残余相包括石榴子石、金红石和角闪石,无或者少量的斜长石。神林花岗岩锆石具有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Ce正异常的特征,锆石的形成温度介于624~701 ℃之间,重稀土元素分配系数与年龄的变化特征表明神林花岗岩经历了深部岩浆/流体的注入与混合,这与暗色微粒包体所揭示的神林花岗岩深部成岩过程相吻合。混合活化后的岩浆/流体体系沿区域深大断裂上侵,在其次级断裂带内的断裂交汇处就位成岩。神林花岗岩形成于东秦岭陆(板)内造山阶段,是约131 Ma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岩浆响应。  相似文献   
4.
梁涛  卢仁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03-2023030003
崤山北部早白垩世侵入岩的简单年龄结果中包含了复杂地质信息,六个岩株的侵位年龄集中于~130 Ma和~145 Ma两期,复杂的单颗粒锆石年龄谱为反演区域构造背景提供了新途径。白石崖岩株锆石的U- Pb年龄和微量元素特征不仅对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深部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建立崤山北部燕山期侵入岩的精细的年代学框架和整合的成因模型提供新限定。白石崖岩株定年样品BSY03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三次LA- ICP- MS锆石U- Pb测试中分析了77个测点,其中73个有效测点的年龄值分成~132 Ma(15个)、~145 Ma(49个)和~158 Ma(9个)三个年龄组,形成了锆石年龄谱,最晚一组加权平均年龄132. 1±1. 0 Ma为白石崖岩株的形成时代。3组年龄锆石均显示了轻稀土亏损和重稀土富集的特征,整体为Ce正异常及Pr、Nd负异常,~145 Ma和~158 Ma两组锆石的稀土总量分别为694×10-6 ~ 2213×10-6(平均值1309×10-6)和950×10-6~ 1849×10-6(平均值1360×10-6),~132Ma组锆石的稀土总量变化范围介于429×10-6 ~ 2210×10-6,平均值为1495×10-6。3组锆石总体的形成温度为539 ~ 748 ℃;~158 Ma组锆石的温度较高,为601 ~ 748℃(平均值662℃); ~145 Ma组和~132 Ma组锆石的温度分别介于539 ~ 717℃(平均值629℃)和553 ~ 701℃(平均值633℃)。锆石测点的Er、Yb、Lu和Y含量随年龄由早及晚的整体变化趋势均为升高,~132 Ma和~145 Ma组锆石的Ce4+/Ce3+值分别介于13. 2 ~ 121(平均值69. 7)和27. 6 ~ 107(平均值70. 3),~158 Ma组锆石的Ce4+/Ce3+值介于3. 53 ~ 81. 4,其由早及晚的整体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白石崖岩株的形成受控于崤山北部岩石圈拆沉作用,深部岩浆/流体因此得以释放,促成上部处于未完全固结晶粥状态的岩浆/流体库发生混合再活化作用,重获上侵能力的岩浆/流体卷携多期锆石(如~158 Ma和~145 Ma的锆石)在浅部构造有利部位固结成岩,并晶出~132 Ma锆石。  相似文献   
5.
6.
梁涛  卢仁 《地质论评》2023,69(5):1741-1762
崤山北部早白垩世侵入岩的简单年龄结果中包含了复杂地质信息,6个岩株的侵位年龄集中于~130 Ma和~145 Ma两期,复杂的单颗粒锆石年龄谱为反演区域构造背景提供了新途径。白石崖岩株锆石的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特征不仅对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深部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建立崤山北部燕山期侵入岩的精细的年代学框架和整合的成因模型提供新限定。白石崖岩株定年样品BSY03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3次LA-ICP-MS锆石U-Pb测试中分析了77个测点,其中73个有效测点的年龄值分成~132 Ma(15个)、~145 Ma(49个)和~158 Ma(9个)3个年龄组,形成了锆石年龄谱,最晚一组加权平均年龄132.1±1.0 Ma为白石崖岩株的形成时代。3组年龄锆石均显示了轻稀土亏损和重稀土富集的特征,整体为Ce正异常及Pr、Nd负异常,~145 Ma和~158 Ma两组锆石的稀土总量分别为694×10-6~2213×10-6(平均值1309×10-6)和950×10-6~1849×10-6(...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