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针对流域降雨入渗过程,引入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理论,视整个边坡流域为一个随机动态系统,将边坡流域流量观测值作为系统的输出,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状态;结合流域流量计算方法,实现水文模型参数的随机动态估计,在有效获得待估参数的同时还给出估计值的不确定性.通过数值算例表明,集合卡尔曼滤波可以有效地对含噪声的量测数据进行处理,能够跟踪水文模型的动态变化.相对于常用最优化算法,集合卡尔曼滤波同时给出反演结果和先验知识的后验分布,显示出更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机构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才能在教育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所以更加需要加快国际化进程来促进其发展。而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国际化进程中英语教学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英语教学应该逐步转变角色为推动学校国际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4.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二叠系巴立克立克组广泛发育具有油气勘探意义的巨厚台地边缘生物礁,本文对塔西北克孜勒布拉克南沟出露的典型的二叠系巴立克立克组生物礁进行了详细的宏微观研究。该套生物礁以生屑滩为礁基,礁核下部主要为蓝绿藻建造的各类微生物岩,其结构组分主要为凝块及破碎的微凝块,次为叠层石,此时的水体能量较低;礁核上部局部发育叶状藻礁,并伴生大量的海生底栖动物,此时礁体开始暴露在浪基面之上,大量发育角砾状灰岩,并遭受大气淡水岩溶的改造。除了台缘带外,塔西北柯坪地区同期的局限台地中也发育小规模的、具微生物岩特征的台内礁滩体,说明该时期区域上的环境条件普遍适宜造礁。巴立克立克组的该套礁滩体的形成时间为乌拉尔世阿瑟尔期晚期—萨克马尔期,这与乌拉尔世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早期阶段相当,因此,推测该套礁滩体的形成和当时的火山活动产生的火山灰导致南天山洋残余海盆的海水“富营养化”有关。藻类的爆发使得巴立克立克组礁滩体的δ13C值较之康克林组的碳酸盐岩呈现显著正偏移。但是,巴立克立克组的礁滩体受胶结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改造程度较深,利于“成岩”,不利“成储”,使得区域上巴立克立克组的礁滩体尽管相带较好,但储渗性极差,唯有受构造裂缝改造部分可发育高渗层。因此,可以确定:塔西北乌拉尔世巴立克立克组的礁滩储层基本不受相控,主要发育裂缝型储层。因此,今后对于塔西北二叠系礁滩油气藏的勘探应重点关注构造裂缝发育段。本研究对今后塔西北巴立克立克组生物礁优质储层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二叠系微生物岩的研究也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5.
断层封堵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地质问题,它受断层的力学性质、断面承受应力状态、断层剪切带等多种地质条件制约。这里从川西龙门山断层的侧向(泥质含量)和垂向(断面压力)二方面考虑,将工程科学数值的三次样条插值和最小二乘拟合法与石油专业知识结合,建立了该地区断层封堵性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6.5的环境下设计了该模型的可视化软件。运用所设计的可视化软件对川西龙门山前缘地区发育一系列近北东向的逆断层的封堵性进行了综合的定量评价,体现了很强的实用性,并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给石油工作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王艳  祁萌 《测绘通报》2021,(8):28-32,47
为实现无人机航拍图像的实时拼接,本文深入研究了无人机航拍图像拼接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图像拼接算法。首先利用SIFT算法提取图像的特征点,在特征点粗匹配过程中,采用欧氏距离作为相似度测量,利用遗传算法的并行性优化特征点匹配性能;然后使用RANSAC算法去除误匹配点对并获得转换矩阵,从而完成图像拼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匹配,可大大降低匹配时间,匹配时间与特征点数量成正比;同时提高了匹配精度,进而提高了图像拼接的实时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22,(2):347-352
川西高原地区的典型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极具美学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由于长期缺乏系统性调查研究,仅有部分地质遗迹分布区建成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开发利用程度差异程度较大,不能满足川西高原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及整体发展需要。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通过调查及系统资料收集,对川西高原地区地质遗迹的主要分类、分布规模、空间区划等特征进行研究,基本确定该地区的地质遗迹共分为三大类、十一类、二十四亚类;整体分布区划分为三个地质遗迹分区(川西北高原地质遗迹分区、横断山高山峡谷地质遗迹分区、邛崃山-大雪山极高山地质遗迹分区)和十三个地质遗迹小区(石渠丘状高原-高平原地质遗迹小区、壤塘-黑水中起伏高原地质遗迹小区、若尔盖湿地地质遗迹小区、金沙江中游峡谷地质遗迹小区、沙鲁里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雅砻江中游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小区、九寨沟-黄龙高寒喀斯特地貌地质遗迹小区、雪宝顶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汶川-茂县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小区、四姑娘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丹巴矿山地质遗迹小区、贡嘎山极高山冰川地貌地质遗迹小区、踏卡矿山地质遗迹小区),为后续挖掘旅游开发价值并进行全域旅游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何若雪  李强  于奭  孙平安 《地球学报》2022,43(4):438-448
惰性有机碳(RDOC, Recalcitrant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作为难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碳, 可以在水体中保存数千年, 构成长期碳储。岩溶区浮游植物利用岩溶水中丰富的HCO– 3进行光合作用, 为异养细菌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质底物, 促进异养细菌代谢, 形成RDOC。本文以广西柳江为例, 通过δ14C示踪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原位微生物法对流域内细菌基因丰度、RDOC浓度等进行培养和测试, 结合环境因子对流域内RDOC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区RDOC浓度介于1.46~2.66 mg·L–1之间, 平均1.85 mg·L–1, 占DOC的48.16%~92.61%, 平均占65.83%, 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 平水期水温升高、水体浊度降低, 浮游生物初级生产力增加, 产生较多内源有机碳, 为异养细菌提供充足的有机质底物, 细菌丰度和初级生产力增加, RDOC浓度明显高于丰水期, 主要受流域内异养细菌生物效应影响; RDOC浓度在水库坝后明显减小, 该采样点较缓的流速使有机质和生物聚合物更易沉降, 进而留存在水体中的DOC及RDOC减少, 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RDOC受生物效应和水体理化性质共同影响, 异养细菌是流域内RDOC的主要贡献者, 同时浮游生物产生的内源有机碳对RDOC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VB编写一个运行在WINDOWS环境下的小折射交互解释程序,以规范野外施工中小折射资料的解释整理工作,并可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砂雨试验和颗粒流软件PFC2D,研究了颗粒粒径和摩擦系数对砂粒堆积结构压力特性的影响。室内试验是通过自制砂雨装置,选取不同级配的干砂、湿砂、湿砂+黄土,研究颗粒粒径和颗粒间摩擦系数对砂堆底部压力的影响;数值模拟利用PFC软件内置命令(ball generate)生成3种不同粒径的颗粒,通过ball property命令给颗粒间赋予6种不同的摩擦系数,从力链角度分析其对砂堆结构内部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粒径和颗粒间摩擦系数对砂堆结构底部压力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同摩擦系数条件下,颗粒粒径越大,堆积结构内部力链分布越稀疏,其底部压力越小;相同粒径条件下,砂堆底部压力随摩擦系数的增大呈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即摩擦系数对砂堆底部压力的影响存在上限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