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喜马拉雅山的崛起和青藏高原的隆升被认作是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中、新生代以来汇聚、碰撞、挤压的结果,是典型的陆-陆碰撞地带。此文介绍了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的第一次深反射地震试验的结果。试验剖面布置在北喜马拉雅地区内,从喜马拉雅山山脊南的帕里到康马南的萨马达共中15点(CMP)叠加剖面上表现出如下特点:①显示了在地壳中部有一强反射带,向北缓倾斜下去,延长达100km以上。它可能代表了一个活动的道冲断裂或是一条巨大的拆离带,印度地壳整体或下地壳沿此拆离层俯冲到藏南之下;②上部地壳的反射,显示了上地壳存在着大规模的叠瓦状结构;③下地壳的反射显示了塑性流变特征;④在测线南部莫霍反射明显,深度达72─75km,发现了南部有双莫霍层的存在;⑤试验中还取得莫霍层下面32s、38s、48s等双程走时的多条反射,均向北倾斜,反射同相轴延续较长,信息丰富,反映了上地幔的成层结构。这些结果对印度大陆地壳整体或其下地壳俯冲到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之下并导致西藏南端地壳增厚的观点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深反射地震揭示喜马拉雅地区地壳上地幔的复杂结构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告了中、美两国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的第一次深反射地震试验的结果.试验剖面南起喜马拉雅山山脊南亚东县的帕里镇,向北穿过喜马拉雅山脊的荡拉,到达康马南的萨马达.剖面长约100km.共中心点(CMP)叠加剖面上显示出:1.在地壳中部有一强反射带,向北缓倾斜下去,延长达100km以上.它可能代表了一个活动的逆冲断裂或是一条巨大的拆离带,印度地壳整体或下地壳沿此拆离层俯冲到藏南之下.2.上部地壳的反射很丰富,显示了上地壳存在着大规模的叠瓦状结构.3.下地壳的反射同相轴呈现短而有规律的分布,显示了塑性流变特征.4.在测线南部莫霍反射明显,深度达72-75km.发现南部有双莫霍层的存在.5.试验中还取得莫霍层下面32,38,48s等双程走时的多条反射,向北倾斜,反射同相轴延续较长,信息丰富,反映了上地幔的成层结构和变形特征.这些结果对印度大陆地壳整体或其下地壳俯冲到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之下,并导致西藏南端地壳增厚的观点,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利用重力资料反演京津唐张地区震质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动重力观测结果显示,地震孕育过程中重力变化最大处往往不与震中重合,美国科学家J.T.Kuo(郭宗汾)提出了孕震体质量变化中心震质源(hypocentroid)和其在地表的投影震质中(epicentroid)的概念.本文采用球、椭球和圆柱体等3种旋转体模型模拟孕震体,分别计算孕震体均匀膨胀引起的表面重力变化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1981~2000年发生在京津唐张测网内16次M>4.0地震进行震质中迭代反演. 计算精度表明,圆柱体模型为三者中的最隹模型.研究了震中、震质中与断层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现京津唐张地区M4~5地震震质中与震中的距离在0~40 km之间,震中一般发生在断层末端,或断层交汇处;而震质中大都发生在断层间的块体内,且成丛分布.这意味着区域内存在小范围的构造——地震孵化区,一次次地震在孵化区内孵化,但却在其周围发生.其间,断层的存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Sm-Nd年龄测定方法的新近应用,导致对许多太古宙变火成岩岩套已成功又合理地测定出火成岩结晶作用的精确时间。在火成岩处于亚固相蚀变和变质作用过程中,Sm和Nd似乎并未出现不稳定性状,而对这些岩石采用Rb-Sr法和Pb-Pb法测定年代往往是无效的。皮尔巴拉地块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岩层的下部变质火山岩系(瓦拉沃纳 Warrawoona群)近来首次得出确实的年龄为34.52±16(2σ)Ma,它是由Pidgeon(1978)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