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西藏双湖托纳木地区上侏罗统雪山组物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地处羌北坳陷与中央隆起带毗连地带的托纳木地区广泛发育上侏罗统雪山组沉积,厚达1500m。本文重点研究了雪山组的地层特征、古水流特征以及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其沉积相特征。根据雪山组的岩性及沉积构造将雪山组划分为三段,其沉积相分别为雪山组一段为前三角洲亚相,二段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组合,三段为冲积扇相。古水流复平方向分布样式指示雪山期的物源方向主要来自西南边;砂岩碎屑组分表明雪山组的母源区岩性十分多样;三角图解定量分析显示物源区基本上属于再旋回造山带,而且以石英再旋回为主,表明其物源来自于西南部的中央隆起带。 相似文献
2.
西藏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地质构造条件与油气保存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藏羌塘盆地具有良好生、储、盖地层,现今勘探任务主要是研究油气的保存条件,油气的保存与地质构造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本次工作通过对羌北坳陷的托纳木区块构造特征详查,掌握研究区中各个构造形迹的展布方向、规模、形态及性质等特征,逐一分析其与油气保存的利害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对油气保存影响较大的构造有托纳木藏布断层(F1)、穹隆构造(S4)等,通过构造解析分析应力形成时代与生油期的先后关系,以及构造作用对油气保存的影响,对研究区的构造条件进行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3.
4.
5.
羌塘盆地地处藏北高原,其南北界分别为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盆地面积约180 000 km2.进一步可分为羌北坳陷、中央隆起带和羌南坳陷3个二级构造单元.双湖托纳木地区地处羌北坳陷与中央隆起带毗连地带,索瓦组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大部分地区,根据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特征,同时结合岩石、古生物、沉积旋回、接触关系等对地层进行了较系统的划分,将索瓦组划分为4个岩性段;索瓦组一段到四段自下而上反映出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序列,分别为碳酸盐台地-混积缓坡-混积碳酸盐台地-混积外滨浅水陆棚沉积环境;索瓦组三段礁灰岩和油页岩的发现对古环境的恢复以及油气的生储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区内索瓦组的古生物地层分布和组合特征,建立了珊瑚组合带和双壳类组合带,确定索瓦组为上侏罗统,大致与Oxfordian-Kimmeridgian相当. 相似文献
6.
[摘 要] 位于羌北拗陷与中央隆起带之间的托纳木藏布中生界烃源岩发育,其中最重要的为索瓦
组-段-四段的灰岩和泥岩。该区烃源岩厚度大,TOC 总体来说相对较低、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较
低、有机质类型中等、成熟度较高。烃源岩主峰碳为双峰,高分子量长链烃优势明显,酌-蜡烷含量较低。
通过系统分认为索瓦组四段碳酸盐岩和三段泥岩质量较优,三段和二段碳酸岩盐中等,二段和一段泥岩
与碳酸盐岩较差。 相似文献
7.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盆地,是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同属于特提斯构造域,其中生代巨厚的海相沉积地层和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是油气生成和聚集的较好区域。近年来在羌塘盆地多处发现的油苗和沥青点就是最好的佐证。早白垩世海陆过渡相地层雪山组代表了羌塘盆地海相环境的结束,笔者在羌塘双湖托纳木地区实测了雪山组地层剖面,并在雪山组地层中发现大量硅化木和炭质泥岩层,对分析早白垩世时期的沉积环境提供了较好的依据。雪山组地层在羌塘盆地的展布范围及沉积环境,对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