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完全免费   3篇
  地质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甘肃阳山金矿带观音坝矿段激电中梯异常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阳山金矿为西秦岭地区一大型金矿,观音坝矿段位于阳山金矿带中段,赋矿层位主要为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横贯全区的安昌河-观音坝断裂为控矿构造。为缩小找矿靶区,发现有利的成矿区段,在区内开展了1:1万激电中梯测量,发现观音坝矿段存在3处低阻高极化异常区。分布于观音坝矿段13号脉上的η8-9号异常呈串珠状展布,长1500m,推断由不连续的含金属硫化物地质体所造成。利用激电联合剖面、复合极距激电联合剖面、激电测深测量,对上述异常进行评价,反映确实存在含金属硫化物地质体,且该地质体N倾,倾角较缓,延深中等,局部金属硫化物较多,矿化较强。坑道验证深部存在工业矿体,与推断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激电中梯测量在晴隆丁头山铅锌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头山是一个老铅锌矿区,2014年贵州省普安罐子窑—水城花嘎铅锌矿整装勘查工作中,在物探方法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开展面积性测量工作。在圈定物探异常的基础上,对重点异常进行了激电测深和不同极距的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在丁头山找矿靶区内,根据物探解译成果布置钻孔进行工程验证,在深部发现新的铅锌矿体,新增了铅锌资源量,取得明显的找矿效果。为研究物探手段在老矿区找矿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结合前期工作成果,对如何运用物探方法在铅锌区域成矿带中寻找构造控制铅锌矿体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对老矿山增储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河南嵩县某钼矿进行了物探测量.通过对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的测定,分析了岩矿石的电阻率、极化率特征,在已知矿体分布的矿区开展了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工作.经钻孔验证,实测异常特征分布与钼矿分布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省西丰县成平钼矿的发现为例,详细阐述了化探(水系、土壤)测量在确定本区找矿靶区、成矿类型和寻找矿(化)体的富集地段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激电中梯测量在反映本区地下金属硫化物的相对富集程度和花岗岩体内的硅化强弱程度时的应用效果。这说明充分运用物化探方法可以取长补短,减少了异常解释中的多解性,使得异常的解释更加趋于合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泗水县龙湾套铜矿为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通过激电中梯测量圈定了若干激电异常,经工程验证,不但在这些异常中发现了9个铜矿体,而且各矿体的形态,规模与异常的形态,规模大致吻合.  相似文献
6.
袁和 《地质与勘探》2021,57(2):339-350
辽宁阜蒙县东五家子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北缘,义县中生代叠加盆岭系与北镇凸起接触部位北部,位于区域北东向大巴-后三角山大型韧性剪切带上,该韧性剪切带分布着众多金矿床,其中最典型的金矿床以排山楼金矿为代表。近些年,综合找矿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该方法是将地质找矿方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物理找矿方法等进行综合运用。为在东五家子地区实现找矿突破,在研究区内投入了1∶10000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测量、槽探及钻探工程等方法手段。通过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的挖掘,确定了研究区以Au为主攻矿种,并运用化探数据回归建模及结合物探方法在研究区内圈定了1处找矿潜力较大的找矿靶位,经工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践表明,运用综合找矿方法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找矿效果,并为今后在该区域内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航磁异常查证是矿产勘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地面查证,确定异常是否存在,追踪异常源,了解异常源所处的地质环境,对异常作出客观评价,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为后续资料解释提供依据.通过使用地物化综合方法对黑C-2011-02243号异常查证发现:地质剖面测量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可在地表发现较好的找矿线索;高精度磁测及激电中梯测量则反映了深部地质体及矿化特征.依据查证结果认为,在进行航磁异常查证工作时,可优先进行剖面性的地质、高精度磁法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在分析上述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安排剖面性的电法测量;如存在进一步找矿信息,可安排面积性物化探测量及工程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8.
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是南拉萨微陆块中新发现的铜(金)矿,具有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明显的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含矿斑岩为晚三叠世石英二长斑岩。通过1∶50000矿产地质专项填图、磁法扫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了鲁尔玛地区铜金矿化线索,为进一步查明异常源属性和铜矿地质特征,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实施大比例尺磁法、电法测量等物探工作,同时利用钻探和槽探施工进行异常查证,进而发现了铜(金)矿体。大比例尺激电、磁测和测深结果显示,发现矿化区域的北东部和深部存在低磁、低阻、高极化等有利异常,认为该异常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可望提高铜金的资源量,扩大矿床规模。同时,对矿床发现和评价过程中找矿技术手段选择的实践表明,在高海拔地区采用高精度磁法和激电测量是快速圈定斑岩型铜矿靶区的有效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