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吉林市伊舒盆地尚未进行过地热资源详查工作,本文在充分分析利用已有调查资料,总结前人地热勘查成功与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热资源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热储特征,圈定了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有利地段,减少勘探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3.
曹县城区地处鲁西南黄泛平原地区,该区地表被巨厚的第四系和新近系松散层覆盖,区域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地热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可被利用的热储层主要有2个,分别为新近纪明华镇组热储和奥陶纪热储,二个热储层地热资源各具特点。对该区可利用热储层地热资源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下一步曹县城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性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7.
通过对关中盆地地热井中地下热水的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地热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下热水补给时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关中盆地地下热水接受补给时的温度以西安地区最低,咸阳次之。同时应用Na-K-Mg三角图和水化学平衡温度理论的方法,估算在平衡条件下关中盆地最大热储温度为118℃。热储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关中盆地腹部应为中低温热储层。 相似文献
8.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地热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南阳凹陷区域地质构造,地温场特征和热储层特征,认为南阳凹陷地热田为典型的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南阳凹陷热源主要由地下水在正常梯度下经围岩增温加热和地下水沿深大断裂的上涌两部分组成,朱阳关——夏馆——大河断裂、方城——邓县断裂、新野断裂等活动性深大断裂为热量传导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古近系稳定的砂岩泥岩互层为深层地热良好的覆盖层,北部岩溶裸露或潜埋区为深层热水提供了良好的补给。 相似文献
9.
结合石林盆地地热异常及地热钻孔资料,对石林盆地地热田的热储构造条件、地热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该地热田热储层为元古界震旦系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热水径流特征和地温场特征受九乡石垭口断裂、牛头山古陆控制。钻孔资料显示,地温梯度为(1.5~4.8)℃/100 m,地热类型为深循环层状地热田,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从水文地质条件看,地下热水补给有限,应控制地热水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汤泉的地下热水历史悠久,人们利用其自然出露的温泉进行洗浴、疗疾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地热资源类型为基岩裂隙型地下热水,热水区的分布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地温场在平面和垂向上表现为温度不均一。不同方向、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成为地下热水赋存场所和深循环通道,深部热水沿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上升,形成浅层地下热水异常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