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完全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1.
狼娃山铁矿为矽卡岩型铁矿,位于甘肃省肃北县狼娃山地区,中亚造山带以南,该区地质特征的认识仍不够全面,找矿方向尚未明确。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及室内测试研究,归纳总结狼娃山铁矿床地质特征,探讨该地区铁矿找矿方向。研究表明:下石炭统白山组下亚组上、下段的流纹质凝灰熔岩为狼娃山铁矿主要含矿层;铁矿石全岩主要化学成分为w(TFe)=38.18%、w(SiO2)=21.96%、w(CaO)=7.05%、w(MgO)=6.80%、w(Al2O3)=6.14%,约占总量的80%,表明铁、石英、绢云母及碳酸盐岩为其主要构成,属酸性铁矿石;铁矿石物相w(TFe)平均为34.95%,w(mFe)平均为27.18%,mFe占TFe的77.78%,铁矿石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磁铁矿矿石);单矿物磁铁矿、赤铁矿电子探针测试分别属于普通磁铁矿、赤铁矿。铁矿成矿多发育在红石山南华力西期岛弧带,下石炭统白山组安山质熔凝灰岩及英安质凝灰岩控制铁矿产出,矽卡岩化可指示找矿;分析认为,狼娃山矿床深度在400~800m空间范围内仍存在很大的找矿潜力,可发展为以铁为主的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
狼娃山铁矿位于红石山蛇绿岩带南侧,矿体产于下石炭统白山组火山凝灰岩中,属火山岩型矿床。因前人对于该矿床的基础地质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对于矿床的勘探和进一步找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从矿区的基础地质入手,通过对矿区围岩、蚀变岩和矿体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矿床成因。结果表明,从围岩到蚀变岩,再到矿体,较之于地壳更加富集于地幔的微量元素(Sc、Co、Ni、Cu)均数倍乃至于数百倍的富集于矿石中,而相对富集于地壳的元素(Zr、Nb、Ta、Th)则更富集于围岩和蚀变岩。根据围岩、蚀变岩和矿体的稀土元素含量及其配分图,发现围岩和蚀变岩为右倾型,并具有明显负Eu异常,而矿石较特殊亏损轻稀土并具有显著的正Eu异常,S同位素结果显示"34S值的变化范围为+0.6‰~+3.4‰,平均值为+1.82‰。北山地区在早石炭世时曾发生大规模的岩浆事件,而同时期区域上为岛弧环境,综上结果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亏损上地幔部分熔融的含矿岩浆,在近地表侵入下石炭统白山组沉积成矿,据此可认为,狼娃山铁矿为火山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