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完全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地质学 | 8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2.
3.
研究稀土元素在流体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控制因素,对利用稀土示踪与流体有关的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海底高温流体稀土组成研究表明,不同背景、岩性热液系统喷口流体的稀土含量差别较大,与海水之间可达几个数量级,但配分模式却非常类似,即普遍具有LREE富集、高的正Eu异常特征。流体的稀土组成与岩石或矿物的蚀变程度、结构构造有关,同时受流体的温压、pH值、Eh值、络合介质种类等因素的影响,其配分模式是流体循环、迁移过程中络合、吸附、矿物沉淀等不同因素共同作用而再次调整的结果。正Eu异常作为高温流体的特征标志,可以用来示踪与高温流体有关的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同时Y/Ho比值、负Ce异常可以用来示踪与流体/海水混合有关的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黄岗梁矿床是我国北方唯一的一处锡铁共生大型矽卡岩型矿床,苏大沟是黄岗梁矿床NE向延伸的铜铅锌矿点。黄岗梁矿床围岩、蚀变围岩、赋矿矽卡岩以及不同矿体石榴子石稀土元素的总特征体现了岩浆和岩浆水、围岩和大气降水对成矿的综合影响。靠近岩体则较多地体现了岩浆和岩浆热液作用;远离岩体则围岩地层和大气降水作用增强;从贫矿体-富矿体,从早阶段到晚阶段,大气降水对成矿的贡献增大,晚期又叠加了岩浆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黄岗梁铁锡矿床的REE配分曲线类型多样、变化较大,充分显示了成矿流体的多来源和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稀土元素特征。苏木沟铜铅锌矿点具有岩浆热液稀土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华北北缘黄岗梁式矽卡岩型矿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相似文献
5.
贵州织金磷矿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戈仲伍组磷质岩主要为生物碎屑白云质、硅质磷块岩,普遍形成生物碎屑结构,以小壳类动物化石及藻类化石为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戈仲伍组磷质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磷质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含稀土总量EREE较高,尤其富集Y重稀土元素;磷质岩具Ce负异常,指示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为帽状形态,指示在磷质岩形成过程中有生物或有机质参与作用;磷质岩普遍具Eu正异常、稀土总量较高、∑LREE/∑HREE比值较高的特征,暗示戈仲伍组磷矿具有正常海相沉积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镇源金矿田煌斑岩特征及其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通过对镇源(老王寨)金矿田岩石学.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分析,论证了该金矿田广泛发育的煌斑岩为地幔部分焙融产生的云煌岩岩浆侵位的结果;并通过对云煌岩与金矿床的时空和物质成分的关系(包括稳定同位素)等方面资料的分析,探讨了金矿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机制。认为区内金矿床与煌斑岩有密切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黔西南晴隆锑矿床中萤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表明不同颜色、不同矿物组合的萤石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但具有固定的REE分配模式,以明显的负Ce异常、富MREE、分配曲线相对平缓为特征;这种配分模式主要是受其晶体化学因素的控制,而与溶液中REE络合物的稳定性关系不大。萤石的稀土元素组成与其矿物共生组合关系不大,但与其颜色关系较密切。萤石的Ce、Eu异常主要是受氧逸度的控制,流体源区的氧逸度较高,矿物沉淀场所的氧逸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该矿中萤石呈明显的负Ce异常,或正或负的Eu异常。晴隆锑矿床形成于开放体系条件下,水/岩反应很可能是导致萤石发生沉淀的主要机制。萤石中的Ca部分来自茅口组灰岩,部分来自大厂层玄武岩;而矿化剂F可能主要来自外部。 相似文献
8.
赣南白面石过铝花岗岩基底为6710铀矿田提供成矿物质的地球化学佐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活动性U、Th溶浸实验、Pb同位素组成示踪、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等方法,对6710铀矿田内含矿砂岩、玄武岩、流纹斑岩、花岗岩和片麻岩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白面石岩体二云母花岗岩的活动铀浸出率高达56.3%,平均为33.7%,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活动铀浸出率最低,仅为7.8%(流纹斑岩)—2.1%(玄武岩);(2)根据花岗岩Pb同位素计算,白面石花岗岩以铀迁移带出(△U=—12%——23.9%)为特征;(3)与其他围岩相比,含矿砂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白面石花岗岩最为相似,其Q型逐步聚类分析的SP(相似距离系数)为1.87。这为6710铀矿田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白面石过铝花岗岩基底的观点提供了地球化学佐证。 相似文献
9.
新疆富蕴县蒙库大型铁矿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中发育矽卡岩,但矽卡岩并不产在侵入岩接触带上.绿帘石、石榴石和矿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相似性,均为轻稀土富集,正铕异常,基本上无铈异常,暗示它们之间存在成因联系.石榴石稀土配分模式呈折线型,具有明显的正铕异常,石榴石流体包裹体中熔融包裹体、熔流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共存,表明石榴石矽卡岩具有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的特征,形成于晶体 熔体 流体三相共存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矿床地质特征、矽卡岩矿物和矿石稀土特征表明蒙库铁矿为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华南热水成因硅质岩建造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在华南地区若干个重要层位热水成因硅质岩建造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热水成因硅质岩的REE特征及其与形成环境的关系。指出典型热水沉积建造的δCe为负异常,而δEu为正异常,且LREE>HREE;这种热水成因的硅质岩REE总量普遍较低,且有从热水喷口向外REE总量增高的趋势。热水成因硅质泥岩与正常沉积成因硅质泥的混合存在使稀土元素分布状况变得更复杂。 相似文献